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 核盘菌危害及防治 | 第12-14页 |
1.1 核盘菌与菌核病 | 第12页 |
1.2 作物菌核病的防治 | 第12-14页 |
2 真菌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2.1 真菌病毒的分类 | 第14-19页 |
2.1.1 真菌双链RNA病毒概述 | 第14-16页 |
2.1.2 真菌正单链RNA病毒概述 | 第16-18页 |
2.1.3 真菌负单链RNA病毒 | 第18页 |
2.1.4 真菌DNA病毒 | 第18-19页 |
2.1.5 未分类病毒 | 第19页 |
2.2 核盘菌中已报道的病毒 | 第19-22页 |
2.3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病毒资源挖掘 | 第22页 |
2.4 蛇形病毒科 | 第22页 |
2.5 真菌病毒与寄主互作 | 第22-23页 |
2.6 真菌病毒与生物防治 | 第23-24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分析 | 第25-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1.1 材料和培养基 | 第25-26页 |
1.1.1 材料 | 第25页 |
1.1.2 培养基 | 第25页 |
1.1.3 供试植物 | 第25-26页 |
1.2 方法 | 第26-27页 |
1.2.1 核盘菌菌株的分离 | 第26页 |
1.2.2 菌落形态观察 | 第26页 |
1.2.3 生长速度测定 | 第26页 |
1.2.4 致病力测定 | 第26页 |
1.2.5 菌株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1.2.6 高通量测序 | 第27页 |
1.2.7 序列分析 | 第2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2.1 异常菌株筛选及菌落形态 | 第27-29页 |
2.2 生长速度测定 | 第29页 |
2.3 致病力测定 | 第29-30页 |
2.4. 菌株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30-31页 |
2.5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核盘菌菌株230中真菌病毒的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40-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1.1 材料 | 第40-42页 |
1.1.1 菌株 | 第40页 |
1.1.2 培养基 | 第40-41页 |
1.1.3 试剂及药品 | 第41-42页 |
1.1.4 载体与引物 | 第42页 |
1.1.5 仪器与设备 | 第42页 |
1.2 方法 | 第42-45页 |
1.2.1 菌丝培养和收集 | 第42页 |
1.2.2 菌株230中dsR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1.2.3 菌株230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43页 |
1.2.4 病毒的cDNA序列克隆策略 | 第43-45页 |
1.2.5 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45页 |
1.2.6 病毒在不同菌株间的水平传播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2.1 菌株230中含有负单链RNA病毒 | 第45-46页 |
2.2 菌株230菌落异常 | 第46页 |
2.3 菌株230生长缓慢 | 第46页 |
2.4 致病力测定 | 第46-47页 |
2.5 SsMiLV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7-50页 |
2.6 SsMiLV的水平传播特性 | 第50-5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核盘菌菌株767中真菌病毒的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53-6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1.1 材料 | 第53页 |
1.1.1 菌株 | 第53页 |
1.2 方法 | 第53-54页 |
1.2.1 菌丝培养和收集 | 第53页 |
1.2.2 菌株767中dsRNA的提取 | 第53页 |
1.2.3 菌株767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53页 |
1.2.4 病毒的cDNA序列克隆策略 | 第53页 |
1.2.5 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53-54页 |
1.2.6 病毒在不同菌株间的水平传播 | 第5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2.1 菌株767中含有新型RNA病毒 | 第54-55页 |
2.2 菌株767菌落异常 | 第55页 |
2.3 菌株767生长缓慢 | 第55页 |
2.4 致病力测定 | 第55-56页 |
2.5 SsNorV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6-59页 |
2.6 SsNorV的水平传播特性 | 第59页 |
3.讨论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1 结论 | 第61-62页 |
2 前景与展望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