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汽车发动机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8-10页 |
| 1.2.1 国外汽车发动机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8-9页 |
| 1.2.2 国内汽车发动机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开展的工作 | 第10-11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第2章 CAN总线技术与常用车载诊断协议 | 第12-21页 |
| 2.1 车载网络系统介绍 | 第12页 |
| 2.2 CAN总线技术 | 第12-15页 |
| 2.2.1 CAN总线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 2.2.2 CAN总线系统的分类 | 第13-15页 |
| 2.3 CAN 2.0 通信协议 | 第15-17页 |
| 2.3.1 CAN 2.0 协议概述 | 第15页 |
| 2.3.2 CAN 2.0 总线协议的报文格式 | 第15-17页 |
| 2.4 常见的车载诊断协议 | 第17-20页 |
| 2.4.1 基于K线的ISO 14230 协议 | 第17-18页 |
| 2.4.2 基于CAN总线的车载诊断协议 | 第18-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汽车发动机测控教学系统硬件与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21-36页 |
| 3.1 MCU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1-29页 |
| 3.1.1 STM32F103芯片介绍 | 第21-22页 |
| 3.1.2 MCU主控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22-23页 |
| 3.1.3 MCU内部供电电路与外部调试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 3.1.4 外围供电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 3.1.5 CAN通信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25-26页 |
| 3.1.6 K线通信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 3.1.7 USB转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第29页 |
| 3.2 硬件PCB设计 | 第29-30页 |
| 3.3 硬件下位机程序设计 | 第30-35页 |
| 3.3.1 CAN总线初始化程序 | 第31-32页 |
| 3.3.2 对PC串口中断程序 | 第32-33页 |
| 3.3.3 故障码读取程序 | 第33-34页 |
| 3.3.4 读取数据流程序 | 第34-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汽车发动机测控教学系统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36-48页 |
| 4.1 虚拟仪器及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 | 第36-37页 |
| 4.2 登陆界面的设计 | 第37-40页 |
| 4.3 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40-45页 |
| 4.3.1 系统前面板设计 | 第40-41页 |
| 4.3.2 系统后面板设计 | 第41-45页 |
| 4.4 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 | 第45-47页 |
| 4.4.1 读取故障码模块 | 第46-47页 |
| 4.4.2 清除故障码模块 | 第4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实车测试与教学应用 | 第48-55页 |
| 5.1 汽车发动机测控教学系统的实车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5.2 发动机测控教学软件的教学应用分析 | 第50-54页 |
| 5.2.1 软件在汽车检测与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 第50-53页 |
| 5.2.2 软件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6章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5-57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