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效模式的失效预测及有效预警机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失效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2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6-28页 |
2.1 软件失效 | 第16-18页 |
2.1.1 软件失效机理 | 第16-17页 |
2.1.2 软件失效预测原理 | 第17-18页 |
2.2 预测性能评估度量 | 第18-20页 |
2.2.1 预测结果列联表 | 第18-19页 |
2.2.2 相依表度量 | 第19-20页 |
2.3 回归分析技术 | 第20-27页 |
2.3.1 回归分析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回归分析预测法的步骤 | 第21-22页 |
2.3.3 线性回归模型 | 第22-25页 |
2.3.4 非线性回归模型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失效模式的预测模型 | 第28-35页 |
3.1 失效预测模型构建流程 | 第28-29页 |
3.2 失效模式数据预处理 | 第29-30页 |
3.3 失效模式的构造方法 | 第30-33页 |
3.3.1 错误传播签名 | 第31页 |
3.3.2 失效模式概率 | 第31-33页 |
3.4 失效预测器的构造方法 | 第33-34页 |
3.5 失效模式的在线预测阶段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失效预测及有效预警机制 | 第35-46页 |
4.1 失效预测及有效预警机制流程 | 第35-36页 |
4.2 失效模式有效预警机制 | 第36-38页 |
4.2.1 有效预警的定义 | 第36-37页 |
4.2.2 失效模式下有效预警的实施策略 | 第37-38页 |
4.3 基于多种失效模式下的预测及预警 | 第38-40页 |
4.3.1 单一失效模式 | 第38页 |
4.3.2 混合失效模式 | 第38-39页 |
4.3.3 未知失效模式 | 第39-40页 |
4.4 失效模式动态匹配算法 | 第40-42页 |
4.5 实验与分析 | 第42-45页 |
4.5.1 实验目的 | 第42页 |
4.5.2 实验环境 | 第42页 |
4.5.3 实验分析 | 第42-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组件系统的失效预测与有效预警 | 第46-62页 |
5.1 概述 | 第46-48页 |
5.2 组件系统相关介绍 | 第48-50页 |
5.2.1 组件定义及特征 | 第48页 |
5.2.2 组件系统结构关系图和矩阵表示 | 第48-50页 |
5.3 组件系统错误传播签名 | 第50-52页 |
5.4 组件系统失效模式匹配算法 | 第52-55页 |
5.5 组件系统有效预警与失效预测 | 第55-56页 |
5.6 实验与分析 | 第56-61页 |
5.6.1 实验目的 | 第56页 |
5.6.2 实验环境 | 第56页 |
5.6.3 实验分析 | 第56-6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