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和混沌的图像鲁棒性加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2 基础知识 | 第12-30页 |
2.1 混沌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1 混沌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1.2 混沌的特性 | 第13页 |
2.1.3 常见的混沌动力学系统 | 第13-16页 |
2.1.4 Logistic-Tent映射 | 第16页 |
2.2 压缩感知基础 | 第16-21页 |
2.2.1 稀疏表示 | 第17-19页 |
2.2.2 压缩感知测量及测量矩阵构建 | 第19-20页 |
2.2.3 重构算法 | 第20-21页 |
2.3 图像加密概述 | 第21-29页 |
2.3.1 图像加密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3.2 图像加密算法 | 第22-25页 |
2.3.3 图像加密与鲁棒性加密 | 第25-26页 |
2.3.4 图像加密算法主要评价指标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基于混沌和压缩感知的图像鲁棒性加密算法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问题陈述 | 第30-31页 |
3.3 基于混沌和压缩感知的图像鲁棒性加密算法 | 第31-33页 |
3.3.1 算法框架 | 第31-32页 |
3.3.2 算法描述 | 第32-33页 |
3.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33-40页 |
3.4.1 图像加密结果 | 第34-35页 |
3.4.2 直方图分析 | 第35-36页 |
3.4.3 像素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4 密钥空间 | 第37-38页 |
3.4.5 抗典型攻击分析 | 第38页 |
3.4.6 鲁棒性分析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聚焦图像融合和鲁棒性加密算法 | 第42-60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问题陈述 | 第42-43页 |
4.3 算法框架 | 第43-48页 |
4.3.1 基于小波分解的图像融合 | 第43-45页 |
4.3.2 稀疏变换和SRM测量 | 第45-46页 |
4.3.3 测量值加密 | 第46-47页 |
4.3.4 解密与重构 | 第47-48页 |
4.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8-59页 |
4.4.1 图像融合与加密结果 | 第48-49页 |
4.4.2 图像融合质量分析 | 第49页 |
4.4.3 统计性分析 | 第49-52页 |
4.4.4 密钥敏感性分析 | 第52-55页 |
4.4.5 鲁棒性分析 | 第55-58页 |
4.4.6 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0-64页 |
5.1 本文两种方案的总结 | 第60-61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页 |
A.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