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基因治疗 | 第9-10页 |
1.2 基因载体 | 第10-11页 |
1.2.1 病毒载体 | 第10页 |
1.2.2 非病毒载体 | 第10-11页 |
1.3 脂质体 | 第11-12页 |
1.3.1 脂质体的概述 | 第11页 |
1.3.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1.3.3 阳离子脂质体 | 第12页 |
1.4 阳离子脂质体与DNA复合物的细胞内化途径 | 第12-13页 |
1.4.1 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的构成 | 第12页 |
1.4.2 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的进入细胞途径 | 第12-13页 |
1.4.3 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的进入细胞核途径 | 第13页 |
1.5 RNAi | 第13-14页 |
1.5.1 RNAi的机制 | 第13-14页 |
1.5.2 RNAi的特点 | 第14页 |
(1) RNAi的特异性 | 第14页 |
(2) RNAi的遗传性 | 第14页 |
(3) RNAi的选择性 | 第14页 |
(4) RNAi的高效性 | 第14页 |
(5) 对ATP的依赖性 | 第14页 |
1.6 siRNA | 第14-16页 |
1.6.1 siRNA的概述 | 第14-15页 |
1.6.2 siRNA的导入方法 | 第15-16页 |
(1) 体内转运 | 第15页 |
(2) 体外转染 | 第15-16页 |
1.7 质粒 | 第16页 |
1.8 脂质体佐剂 | 第16-18页 |
1.8.1 蔗糖酯 | 第16页 |
1.8.2 壳聚糖 | 第16页 |
1.8.3 DOPE | 第16-18页 |
1.9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2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2.3 质粒提取(附录A) | 第19页 |
2.4 细胞的培养(附录B) | 第19页 |
2.5 转运pGFP-N_2、PGL_3质粒 | 第19-20页 |
2.6 siRNA的延滞 | 第20-21页 |
2.7 Hela细胞的基因沉默 | 第21页 |
2.8 细胞存活率检测 | 第21-2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2页 |
3.1 质粒提取 | 第23-25页 |
3.2 细胞的培养 | 第25-26页 |
3.3 转运质粒DNA | 第26-27页 |
3.4 siRNA的延滞 | 第27-28页 |
3.5 Hela细胞的基因沉默 | 第28-30页 |
3.6 细胞存活率检测 | 第30-32页 |
4 总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A 质粒提取 | 第36-38页 |
附录B 细胞的培养 | 第38-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