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序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标准模型概述 | 第10-37页 |
1.1 U(1)定域规范不变性, | 第11-14页 |
1.2 SU(n)定域规范不变性 | 第14-17页 |
1.3 应用特例:SU(2)和SU(3)定域规范理论 | 第17-20页 |
1.3.1 SU(2)定域规范理论 | 第17-18页 |
1.3.2 SU(3)定域规范理论和QCD | 第18-20页 |
1.4 手征对称性和V-A理论 | 第20-22页 |
1.5 无破缺的SU(2)_L×U(1)_Y规范理论 | 第22-25页 |
1.6 自发破缺的对称性和Goldstone定理 | 第25-29页 |
1.6.1 U(1)整体规范变换的情形 | 第25-28页 |
1.6.2 非阿贝尔规范群变换的情形 | 第28-29页 |
1.7 定域对称性和Higgs机制 | 第29-30页 |
1.8 电弱统一模型 | 第30-35页 |
1.8.1 非阿贝尔规范群的Higgs机制和规范玻色子的质量 | 第30-32页 |
1.8.2 轻子的质量 | 第32-33页 |
1.8.3 夸克的质量和混合 | 第33-35页 |
1.9 CKM矩阵 | 第35-37页 |
第二章 CP宇称的破坏 | 第37-45页 |
2.1 赝标介子的CP变换 | 第38-41页 |
2.2 K~0-K~0系统 | 第41-43页 |
2.3 CP破坏机制的分类 | 第43-45页 |
第三章 LHC对撞机上W玻色子对产生中的CP破坏效应研究 | 第45-55页 |
3.1 研究动机 | 第45页 |
3.2 LHC简介 | 第45-48页 |
3.3 CP破坏有效拉氏量 | 第48-49页 |
3.4 LHC对撞机上CP为奇的观测量 | 第49-51页 |
3.5 W玻色子对产生中的CP破坏 | 第51-55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