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词传播与接受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范围界定 | 第11-12页 |
三、论文构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张先词别集流传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张子野词》《安陆集》之比勘 | 第13-17页 |
一、编排体例差异 | 第13-14页 |
二、收词数量差异 | 第14-15页 |
三、题序差异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流传及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词选收录张先词 | 第19-31页 |
第一节 宋代:传统艳情题材为主,有所突破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元明:“婉约”代表 | 第21-25页 |
一、明代前期 | 第21页 |
二、明代中期 | 第21-24页 |
三、明代晚期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清代:关注度不高,名篇确立 | 第25-31页 |
一、前期:体例兼备,主题多样 | 第25-27页 |
二、中期:收词数量减少,词选缺乏代表性 | 第27-28页 |
三、后期:总量增加,均量降低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唱和与模拟张先词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唱和概况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宋代:交际为主 | 第32-34页 |
一、苏轼同赋而作 | 第32-33页 |
二、次韵之作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元明:侧重对名句与正体的追和 | 第34-37页 |
第四节 清代:集中于对女性与怀旧题材的唱和 | 第37-38页 |
第五节 历代模拟之作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词学批评中的张先及其词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宋代:赞赏为主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元明:婉约正体的代表之一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清代:全面评价,高度定位 | 第45-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9页 |
表A-1:词选选录张先词统计 | 第63-75页 |
表A-2:词选张先词名篇统计 | 第75-76页 |
表A-3:后世唱和张先词统计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