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张大春小说创作风格的多样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台湾及大陆学界关于张大春小说的研究第11-13页
    二、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第13-14页
    三、选题研究价值和意义第14-16页
第一章 谎言书写风格:真亦假时假亦真第16-26页
    一、张大春由“写实”转向“说谎”第16-18页
        (一)早期的写实第16-17页
        (二)写实的反思第17页
        (三)写实的背离第17-18页
    二、说谎三部曲:谎言叙述的开始第18-23页
        (一)被隐匿的真相第18-19页
        (二)不义的社会第19-21页
        (三)丑陋的政坛第21-23页
    三、伪知识:新闻政治小说第23-26页
第二章 后现代试验风格:多种形式的小说创作第26-36页
    一、张大春与后现代试验风格第26-28页
        (一)后现代三人集团第26-27页
        (二)魔幻写实主义风气第27页
        (三)写作“成长三部曲”缘由第27-28页
    二、后设小说: 语言符号的虚构性第28-30页
        (一)虚构的书写第28页
        (二)后设小说的试验第28-30页
    三、成长三部曲: 拒绝成长第30-33页
        (一)叛逆的大头春第30-31页
        (二)流浪的野孩子第31-33页
        (三)拒绝成长的我妹妹第33页
    四、魔幻与写实相结合第33-36页
        (一)魔幻写实政治化第34-35页
        (二)魔幻写实原乡化第35-36页
第三章 传统的继承回归风格:我所继承的中国传统第36-46页
    一、张大春回归传统第36-37页
        (一)张大春文化层面的回归第36-37页
        (二)张大春文学层面的回归第37页
    二、《春夏秋冬》系列回归说书艺术第37-40页
        (一)《春灯公子》的说书腔调第38页
        (二)《战夏阳》的穿插藏闪第38-39页
        (三)《一叶秋》的风流消亡第39-40页
    三、《寻人启事》回归中国传统笔记体小说第40-42页
        (一)徜徉于笔记之海第40-41页
        (二)小人物生存镜像第41-42页
    四、《城邦暴力团》回归传统武侠书写第42-44页
        (一)现代武侠的书写第42-43页
        (二)真实与虚构相交织第43-44页
    五、《聆听父亲》与《认得几个字》回归家族书写第44-46页
        (一)家族记忆第44-45页
        (二)启蒙后代第45-46页
第四章 历史书写风格:不平整的镜子第46-54页
    一、历史书写风格的表现第46-48页
    二、历史书写风格的形成原因第48-50页
        (一)马尔克斯对张大春的影响第48-49页
        (二)中国历史文化对张大春的熏陶第49-50页
        (三)时代的文化启示对张大春启示第50页
    三、《大唐李白》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评判第50-54页
        (一)诗仙李白第51-52页
        (二)隐士赵蕤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张大春作品结集出版汇总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对物诗”研究
下一篇:张先词传播与接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