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现状 | 第10-12页 |
1.2.2 输气管道保护技术方法 | 第12-15页 |
1.2.3 相关法律法规 | 第15页 |
1.2.4 光纤监测在输气管道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 论文研究成果 | 第20-21页 |
第2章 CD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2.1 CD输气管道运行现状 | 第21-24页 |
2.2 输气管线沿线光缆敷设状况 | 第24-30页 |
2.2.1 光缆普通敷设方式 | 第24-26页 |
2.2.2 光缆穿越特殊地段设计 | 第26-30页 |
2.3 第三方破坏现状 | 第30-32页 |
2.4 CD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目前防治方法 | 第32-34页 |
第3章 第三方破坏预警系统硬件方法研究 | 第34-46页 |
3.1 散射型光纤监测方法 | 第34-36页 |
3.2 干涉型光纤监测方法 | 第36-39页 |
3.3 光纤监测预警方法比较 | 第39-40页 |
3.4 第三方破坏预警系统硬件部署 | 第40-46页 |
第4章 第三方破坏预警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第46-64页 |
4.1 预警系统软件比选 | 第46-47页 |
4.2 FFT公司预警系统光纤敷设方式 | 第47-50页 |
4.3 FFT Secure Pipe~(TM)预警系统软件框架 | 第50-54页 |
4.4 预警系统主要模块 | 第54-56页 |
4.5 安全预警系统功能及监测内容分析 | 第56-60页 |
4.5.1 管道光纤预警系统功能分析 | 第57-59页 |
4.5.2 管道光纤预警系统监测内容 | 第59-60页 |
4.6 预警系统软件部署 | 第60-64页 |
第5章 CD输气管道预警系统构架及部署 | 第64-70页 |
5.1 光纤预警系统整体构架 | 第64-65页 |
5.2 A管理处调度中心DCC部署方案 | 第65-66页 |
5.3 A管理处信息站综合机房ISIER部署方案 | 第66-67页 |
5.3.1 硬件方案 | 第66页 |
5.3.2 软件方案 | 第66-67页 |
5.4 CD作业区调度室RCC部署方案 | 第67页 |
5.5 输气站部署方案 | 第67-70页 |
第6章 CD输气管道现场调试及运行情况分析 | 第70-93页 |
6.1 预警系统调试 | 第70-77页 |
6.1.1 现场试验调试 | 第70-73页 |
6.1.2 信号样本分析 | 第73-75页 |
6.1.3 预警阈值设置 | 第75-77页 |
6.2 预警系统适应性分析 | 第77-85页 |
6.3 预警系统运行 | 第85-87页 |
6.4 第三方破坏实际预警实例 | 第87-9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3-94页 |
7.1 结论 | 第93页 |
7.2 建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