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典型煤化工厂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及其风险评价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5-3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31页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第16-18页
        1.2.2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源解析方法第18-23页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的评价第23-28页
        1.2.4 煤及煤加工利用过程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第28-31页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1-33页
        1.3.1 课题的提出第31-32页
        1.3.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33页
    1.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与分析第35-4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5-37页
        2.1.1 自然环境概况第35-36页
        2.1.2 社会环境概况第36页
        2.1.3 现代煤化工厂区概况第36-37页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37-41页
        2.2.1 采样点的设置第37-38页
        2.2.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第38-39页
        2.2.3 主要的实验仪器、试剂及分析方法第39-41页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煤化工厂区土壤重金属的积累特征和空间分布的研究第43-63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3.2.1 实验材料第44页
        3.2.2 研究方法第44-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61页
        3.3.1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积累特征第47-50页
        3.3.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第50-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煤化工厂区土壤重金属时空模拟预测的研究第63-73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4.2.1 实验材料第63页
        4.2.2 淋滤实验及土壤残留率第63-64页
        4.2.3 土壤环境容量模型第64-65页
        4.2.4 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第6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4.3.1 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纵向迁移特征第65页
        4.3.2 土壤重金属时间-浓度变化趋势第65-69页
        4.3.3 变化趋势空间模拟结果第69-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5 煤化工厂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的研究第73-89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4-75页
        5.2.1 实验材料第74页
        5.2.2 土壤重金属源解析方法第74-7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5-86页
        5.3.1 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评价第75-79页
        5.3.2 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79-80页
        5.3.3 聚类分析第80-81页
        5.3.4 主成分分析第81-84页
        5.3.5 主成分得分空间分析第84-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9页
6 煤化工厂区土壤中Cd、As和Cr(Ⅵ)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第89-111页
    6.1 引言第89-90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6.2.1 实验材料第90页
        6.2.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第90-92页
        6.2.3 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第9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2-109页
        6.3.1 致癌风险第92-98页
        6.3.2 非致癌风险第98-103页
        6.3.3 重金属的安全阈值第103-104页
        6.3.4 风险预警第104-109页
    6.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7 煤化工厂区土壤中Pb和Hg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第111-121页
    7.1 引言第111-112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12-114页
        7.2.1 实验材料第112页
        7.2.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第112-114页
        7.2.3 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第114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14-120页
        7.3.1 非致癌风险第114-117页
        7.3.2 风险预警第117-120页
    7.4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1-125页
    8.1 结论第121-123页
    8.2 创新点第123页
    8.3 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作者简介第139-141页
附录第141-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津冀区域环境风险分析与协同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改性凹凸棒石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