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校本课程在小学低段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页 |
四、姓名校本课程研究 | 第9-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姓名校本课程开发的由来及理论基础 | 第14-29页 |
第一节 姓名校本课程开发的由来 | 第14-21页 |
一、学校和课程开发背景 | 第14-15页 |
二、姓名校本课程的由来 | 第15-19页 |
三、姓名校本课程的界定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姓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 | 第22-23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三、新课改和姓名校本课程的关系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姓名校本课程在小学低段开发的构想与实践 | 第29-52页 |
第一节 课程内容 | 第29-35页 |
一、交往结伴——适应小学生活 | 第29-33页 |
二、阅读经典《百家姓》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实施策略 | 第35-43页 |
一、根据姓名文字含义,编写识字儿歌 | 第35-40页 |
二、绘制姓名家谱,发现社会变迁 | 第40-43页 |
第三节 姓名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 第43-51页 |
一、姓名校本课程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 第43-44页 |
二、姓名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 第44-48页 |
三、姓名校本课程与话剧课程的整合 | 第48-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姓名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 | 第52-65页 |
第一节 姓名校本课程的成效 | 第52-54页 |
一、姓名校本课程带给教师的变化 | 第52-53页 |
二、姓名校本课程带给学生的变化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姓名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54-59页 |
一、姓名校本课程纲要的评价 | 第54-57页 |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 第57-59页 |
三、家长对姓名校本课程的评价调查 | 第59页 |
第三节 姓名校本课程对低年级语文教育的影响 | 第59-63页 |
一、姓名校本课程对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启示 | 第59-60页 |
二、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 第60-61页 |
三、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有“大语文教育”观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一:《我的名字》教学实录 | 第69-75页 |
附录二:崇明小学姓名课程现状调查——家长问卷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