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3-15页 |
缩略词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1.2 无人机跟踪地面目标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比例导引制导法 | 第17-18页 |
1.2.2 参考点制导法 | 第18-19页 |
1.2.3 模型预测控制制导法 | 第19-20页 |
1.2.4 李雅普诺夫向量场制导法 | 第20-21页 |
1.2.5 跟踪目标方法性能分析与总结 | 第21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无人机运动分析与建模 | 第24-31页 |
2.1 无人机跟踪过程分析 | 第24页 |
2.2 坐标系的定义和转换 | 第24-26页 |
2.3 无人机模型 | 第26-30页 |
2.3.1 六自由度模型 | 第26-28页 |
2.3.2 无人机Dubins模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无人机定距跟踪制导律设计 | 第31-52页 |
3.1 无人机定距跟踪问题概述 | 第31-32页 |
3.2 典型的无人机定距跟踪制导律 | 第32-36页 |
3.2.1 基于距离的跟踪制导律 | 第32-33页 |
3.2.2 基于距离单位向量的跟踪制导律 | 第33-36页 |
3.3 新型定距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 | 第36-45页 |
3.3.1 跟踪静止目标制导律 | 第37-42页 |
3.3.2 跟踪运动目标制导律 | 第42-45页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5-51页 |
3.4.1 静止目标仿真 | 第45-47页 |
3.4.2 运动目标仿真 | 第47-49页 |
3.4.3 制导律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无人机过顶跟踪制导律设计 | 第52-67页 |
4.1 无人机过顶跟踪问题概述 | 第52页 |
4.2 典型无人机过顶跟踪制导律 | 第52-57页 |
4.3 新型过顶跟踪地面目标制导律 | 第57-61页 |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61-66页 |
4.4.1 静止目标仿真 | 第61-62页 |
4.4.2 运动目标仿真 | 第62-64页 |
4.4.3 制导律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双机协同防撞制导律设计 | 第67-79页 |
5.1 双机协同防撞问题概述 | 第67-68页 |
5.2 典型的双机协同防撞制导律 | 第68-71页 |
5.3 新型双机协同防撞制导律 | 第71-76页 |
5.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5.4.1 静止目标仿真 | 第76-77页 |
5.4.2 运动目标仿真 | 第77-78页 |
5.4.3 防撞制导律功能分析 | 第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非线性模型综合仿真验证 | 第79-89页 |
6.1 引言 | 第79页 |
6.2 仿真验证环境 | 第79-81页 |
6.3 无人机控制律设计 | 第81-83页 |
6.3.1 高度控制 | 第81-82页 |
6.3.2 滚转控制 | 第82-83页 |
6.3.3 速度控制 | 第83页 |
6.4 六自由度模型仿真验证 | 第83-88页 |
6.4.1 定距跟踪 | 第83-85页 |
6.4.2 过顶跟踪 | 第85-86页 |
6.4.3 综合验证 | 第86-8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 第89-90页 |
7.2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