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3页 |
1.1.1 昆斯费里大桥的修建背景 | 第9-10页 |
1.1.2 昆斯费里大桥设计方案 | 第10-13页 |
1.2 多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13-18页 |
1.3 多塔斜拉桥的优势及技术难题 | 第18-22页 |
1.3.1 多塔斜拉桥的优势 | 第18-19页 |
1.3.2 多塔斜拉桥的技术难题 | 第19-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交叉索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理论公式推导 | 第24-49页 |
2.1 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提高方法 | 第24-31页 |
2.1.1 增大梁、塔、索的刚度 | 第24-26页 |
2.1.2 修正缆索体系 | 第26-30页 |
2.1.3 其他措施 | 第30页 |
2.1.4 小结 | 第30-31页 |
2.2 交叉索多塔斜拉桥中塔刚度理论公式推导 | 第31-45页 |
2.2.1 不考虑塔梁影响下交叉索对中塔的约束刚度理论推导 | 第32-36页 |
2.2.2 考虑塔梁影响下交叉索对中塔的约束刚度理论推导 | 第36-43页 |
2.2.3 算例验证 | 第43-45页 |
2.3 塔梁自身刚度对交叉索多塔斜拉桥刚度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交叉索对多塔斜拉桥刚度的影响研究 | 第49-68页 |
3.1 桥梁参数选取 | 第49-50页 |
3.2 交叉索设置方案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0-56页 |
3.3 交叉索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分析 | 第56-65页 |
3.3.1 桥塔变形、内力 | 第56-59页 |
3.3.2 主梁变形、内力 | 第59-62页 |
3.3.3 斜拉索内力 | 第62-65页 |
3.4 方案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刚度与用索量的拉索交叉比例研究 | 第68-80页 |
4.1 基于结构刚度的交叉索效率研究 | 第68-72页 |
4.1.1 交叉索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68-70页 |
4.1.2 交叉索效率的有限元分析 | 第70-72页 |
4.2 基于用索量的交叉索经济性研究 | 第72-75页 |
4.3 基于双指标的拉索交叉比例合理范围 | 第75-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3页 |
5.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80-81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81-82页 |
5.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