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 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2.1.1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第17-18页
        2.1.2 农地发展权第18-19页
        2.1.3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第19-20页
        2.1.4 小结第20页
    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3页
        2.2.1 英国模式第20-21页
        2.2.2 美国模式第21-22页
        2.2.3 法国模式第22页
        2.2.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第23-27页
    3.1 基本概念第23-25页
        3.1.1 农地第23页
        3.1.2 土地增值收益第23-24页
        3.1.3 土地征收第24-25页
    3.2 基础理论第25-27页
        3.2.1 产权理论第25-26页
        3.2.2 地租理论第26页
        3.2.3 特别牺牲理论第26页
        3.2.4 机会成本理论第26-27页
第四章 我国土地农转非过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第27-42页
    4.1 我国土地征收第27-28页
        4.1.1 我国土地征收现状第27页
        4.1.2 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缺陷第27-28页
    4.2 土地增值收益主体(农地)研究第28-30页
        4.2.1 农地价值分类第28-30页
        4.2.2 农地价值关系第30页
    4.3 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第30-35页
        4.3.1 土地增值收益形成机制第30-32页
        4.3.2 土地增值收益形成过程第32-33页
        4.3.3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第33-34页
        4.3.4 增值收益分配不均衡原因第34-35页
    4.4 农地发展权第35-42页
        4.4.1 农地发展权的发展第35页
        4.4.2 农地发展权的概念界定第35-36页
        4.4.3 农地发展权定价研究第36-38页
        4.4.4 农地发展权归属研究第38-42页
第五章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构建第42-51页
    5.1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原理第42页
    5.2 农地发展权的定价模型第42-44页
    5.3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第44-51页
        5.3.1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与分配原则第44-45页
        5.3.2 农地经济价值测算第45-46页
        5.3.3 农地生态价值测算第46-47页
        5.3.4 农地社会保障价值测算第47-50页
        5.3.5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第50-51页
第六章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证分析第51-64页
    6.1 长安区概况第51-53页
    6.2 土地增值收益计算第53-58页
        6.2.1 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计算—土地出让金第53-54页
        6.2.2 农地征收补偿价格计算第54-55页
        6.2.3 土地增值收益过程中支出的成本第55-57页
        6.2.4 土地增值收益价格计算第57-58页
    6.3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计算第58-63页
        6.3.1 农地经济价值计算第58-59页
        6.3.2 农地生态价值计算第59页
        6.3.3 农地社会保障价值计算第59-60页
        6.3.4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计算第60-63页
    6.4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格局的优化建议第63-64页
        6.4.1 设立土地发展权并确定其权属第63页
        6.4.2 多元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构建第63-64页
总结及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年龄差异的乡村旅游游客诉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MCR模型的志丹县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