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年龄差异的乡村旅游游客诉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1.1.1 乡村旅游发展渐入佳境 | 第9页 |
1.1.2 政策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 第9-10页 |
1.1.3 互联网创新智慧乡村游 | 第10页 |
1.1.4 自驾游便捷化乡村旅游 | 第10页 |
1.1.5 陕西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文献综述法 | 第13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1.3.3 统计分析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1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1.1 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16页 |
2.1.2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2 关于游客年龄差异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2.1 国外关于游客年龄差异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2 国内关于游客年龄差异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 关于游客诉求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3.1 国外关于游客诉求的研究综述 | 第19页 |
2.3.2 国内关于游客诉求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3.1.1 乡村旅游 | 第21-22页 |
3.1.2 游客诉求 | 第22-23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3.2.1 乡村地理学理论 | 第23页 |
3.2.2 区位论理论 | 第23-24页 |
3.2.3 旅游心理学 | 第24-25页 |
3.2.4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7-49页 |
4.1 研究区选取 | 第27-29页 |
4.1.1 选取意义 | 第27页 |
4.1.2 研究区概况 | 第27-29页 |
4.2 诉求因子假设 | 第29-31页 |
4.2.1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4.2.2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4.3 研究设计 | 第31-33页 |
4.3.1 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4.3.2 数据采集 | 第32-33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9页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9-40页 |
4.5 因子分析 | 第40-49页 |
4.5.1 公因子提取 | 第40-46页 |
4.5.2 因子检验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游客年龄在乡村旅游诉求上的差异分析 | 第49-63页 |
5.1 游客年龄在乡村生活氛围诉求上的差异分析 | 第49-52页 |
5.2 游客年龄在乡土文化诉求上的差异分析 | 第52-55页 |
5.3 游客年龄在旅游服务诉求上的差异分析 | 第55-57页 |
5.4 游客年龄在旅游价格诉求上的差异分析 | 第57-61页 |
5.5 假设检验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8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建议 | 第64-66页 |
6.2.1 创新乡村资源,升级旅游业态 | 第64-65页 |
6.2.2 提升配套设施,营造现代乡村 | 第65页 |
6.2.3 深挖民俗文化,创意乡情乡愁 | 第65-66页 |
6.2.4 特色营销方式,展示别样乡村 | 第66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6.3.1 研究不足 | 第66-67页 |
6.3.2 进一步努力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一 | 第72-74页 |
附录二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