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论文框架及安排 | 第15-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2.1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第20-21页 |
2.2.1 货币非中性理论 | 第20-21页 |
2.2.2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 第21页 |
2.3 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形成机制理论 | 第21-24页 |
2.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定性分析 | 第24-34页 |
3.1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回顾 | 第24-25页 |
3.2 货币政策与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 第25-31页 |
3.2.1 货币政策与农林牧渔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2.2 货币政策与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3.2.3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3.3 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形成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3.3.1 行业特质与政策偏向 | 第31-32页 |
3.3.2 企业个性与信贷选择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4.1 关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34-36页 |
4.1.1 模型、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 第34页 |
4.1.2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34-36页 |
4.2 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4.2.1 模型的选取 | 第36-38页 |
4.2.2 数据和变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4.2.3 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4.2.4 实证过程 | 第40-45页 |
4.2.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