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接触换热系数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2.1 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2 接触换热系数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固体接触换热系数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镁合金接触换热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18-19页 |
1.4.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2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接触换热基本理论 | 第20-29页 |
2.1 基本传热方式 | 第20页 |
2.2 接触换热系数概念 | 第20-21页 |
2.3 接触换热系数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4 接触换热系数实验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2.4.1 稳态热流法 | 第23-24页 |
2.4.2 瞬态反传热法 | 第24-25页 |
2.5 热传导反问题 | 第25-28页 |
2.5.0 热传导反问题概念 | 第25页 |
2.5.1 热传导反问题分类 | 第25-27页 |
2.5.2 热传导反问题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9-38页 |
3.1 一维稳态传热的实验原理 | 第29-31页 |
3.2 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测量装置 | 第31-34页 |
3.3 AZ31B/9Cr2Mo试样制备 | 第34-37页 |
3.4 接触换热的实验操作方法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38-50页 |
4.1 各测点温度-时间历程 | 第38-40页 |
4.2 表面挤压应力对AZ31B/9Cr2Mo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温度对AZ31B/9Cr2Mo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表面粗糙度对AZ31B/9Cr2Mo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42-44页 |
4.5 热流方向对AZ31B/9Cr2Mo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4.6 反传热模拟 | 第46-49页 |
4.6.1 反传热模型的几何模型 | 第46页 |
4.6.2 模型参数设置 | 第46-49页 |
4.6.3 模拟结果 | 第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接触换热系数的传热机理研究 | 第50-64页 |
5.1 ABAQUS简介 | 第50页 |
5.2 AZ31B/轧辊接触换热的热传导模拟 | 第50-53页 |
5.2.1 基于AZ31B/轧辊接触换热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0页 |
5.2.2 建立接触换热有限元几何模型 | 第50-51页 |
5.2.3 模拟的参数设置 | 第51-53页 |
5.2.4 微观热传导模拟结果 | 第53页 |
5.3 AZ31B/轧辊接触换热机理模拟 | 第53-63页 |
5.3.1 建立接触换热有限元几何模型 | 第54页 |
5.3.2 模拟的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5.3.3 微观传热机理模拟结果 | 第55-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