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1.4.1 创新点 | 第12页 |
1.4.2 局限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现代服务业理论与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13-17页 |
2.1 服务业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14-15页 |
2.3 中心城区与现代服务业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和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因 | 第17-29页 |
3.1 和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效和提升优势 | 第17-18页 |
3.2 和平区 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6页 |
3.2.1 总体规模和能级有待提升 | 第18-19页 |
3.2.2 高端服务业发展难以突破 | 第19-22页 |
3.2.3 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不尽如人意 | 第22-25页 |
3.2.4 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市场开放度还不够 | 第25页 |
3.2.5 中心城区建设跟不上,现代服务业发展硬环境不完善 | 第25-26页 |
3.3 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 析 | 第26-29页 |
3.3.1 高端人才匮乏 | 第26-27页 |
3.3.2 需求潜力挖掘不够 | 第27页 |
3.3.3 中心城区相邻商圈恶性竞争 | 第27页 |
3.3.4 非经济竞争因素导致市场化程度低 | 第27-28页 |
3.3.5 制度体系不健全弱化了现代服务业的功能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 第29-36页 |
4.1 曼哈顿模式——现代服务业在美国的集群发展 | 第29-30页 |
4.2 拉德方斯模式——现代服务业在法国的集群发展 | 第30页 |
4.3 金融城模式——现代服务业在英国的集群发展 | 第30-31页 |
4.4 东京新宿模式——现代服务业在日本的集群发展 | 第31页 |
4.5 国内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探索 | 第31-32页 |
4.6 国内外经验的总结和启示 | 第32-36页 |
4.6.1 科学规划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发挥区位优势 | 第33页 |
4.6.2 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并提升传统服务业 | 第33-34页 |
4.6.3 以品牌为引领,提升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 第34页 |
4.6.4 以人才培养奠定优势基础,以人才引进发展高端产业 | 第34页 |
4.6.5 以“做环境”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和平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 第36-45页 |
5.1 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在战略性突破上下功夫 | 第36-37页 |
5.2 做强做大传统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上下功夫 | 第37-38页 |
5.3 突破现有服务业发展方式,在聚集、集约化发展上下功夫 | 第38-41页 |
5.3.1 在行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上注重集聚效应 | 第39-40页 |
5.3.2 以“错位经营”规避周边新兴商圈的冲击 | 第40-41页 |
5.4 培育现代服务业人才,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41-42页 |
5.4.1 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为高端服务业提供后盾 | 第41-42页 |
5.4.2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提高传统服务业人员素质 | 第42页 |
5.5 以“做环境”保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第42-45页 |
5.5.1 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相关制度和体系 | 第43页 |
5.5.2 政府出台扶持政策,营造更宽松的产业环境 | 第43页 |
5.5.3 优化城区功能,为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