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硫脲硫酸锌晶体成核特性、表面台阶形貌及其热、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主要符号表第12-15页
1 绪论第15-29页
    1.1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意义第15-21页
        1.1.1 引言第15-16页
        1.1.2 ZTS 晶体的研究意义第16-18页
        1.1.3 ZTS 晶体的结构及外形第18-20页
        1.1.4 ZTS 晶体的性能参数及优缺点第20-21页
    1.2 课题当前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特色第26-29页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2 本课题的主要特色第27-29页
2 ZTS 过饱和溶液的成核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晶体成核理论第30-39页
        2.2.1 相变的基本条件第30-32页
        2.2.2 溶液生长系统中的相变驱动力第32-34页
        2.2.3 成核类型第34-36页
        2.2.4 均匀成核时晶核的临界半径及成核自由能第36-38页
        2.2.5 非均匀成核时晶核的临界半径及成核自由能第38-39页
    2.3 诱导期理论第39-41页
    2.4 ZTS 原料合成及溶解度测定第41-44页
        2.4.1 ZTS 原料合成及成分验证第41-43页
        2.4.2 ZTS 晶体溶解度的测定第43-44页
    2.5 ZTS 过饱和溶液诱导期的测定第44-45页
        2.5.1 实验试剂第44页
        2.5.2 实验装置第44页
        2.5.3 实验步骤第44-45页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2.6.1 过饱和比对诱导期的影响第45页
        2.6.2 成核机制第45-46页
        2.6.3 固-液界面张力的计算第46-48页
        2.6.4 其他成核参数的计算第48-49页
        2.6.5 表面熵因子的计算第49页
    2.7 小结第49-51页
3 ZTS 晶体(100)面形貌及台阶运动第51-77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晶体生长实验中的 AFM 系统第52-54页
        3.2.1 原子力显微镜(AFM)简介第52-53页
        3.2.2 本实验中使用的 AFM 系统第53-54页
    3.3 实验第54-55页
        3.3.1 溶液配制第54页
        3.3.2 籽晶制备第54-55页
        3.3.3 实验过程第55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74页
        3.4.1 ZTS 晶体(100)面微观形貌第55-57页
        3.4.2 台阶的高度第57-58页
        3.4.3 聚并台阶第58-60页
        3.4.4 二维核第60-61页
        3.4.5 单台阶的推移第61-64页
        3.4.6 扇形台阶的推移第64-65页
        3.4.7 晶体生长的恢复第65-67页
        3.4.8 台阶的竞争与台阶聚并第67-70页
        3.4.9 各向异性的台阶推移第70-71页
        3.4.10 台阶列的推移第71-74页
    3.5 小结第74-77页
4 不同过饱和度下 ZTS 晶体(100)面生长机理第77-87页
    4.1 引言第77-78页
    4.2 实验第7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86页
        4.3.1 刃位错处成核特性第78-81页
        4.3.2 二维核成核特性第81-84页
        4.3.3 优先生长第84-86页
    4.4 小结第86-87页
5 ZTS 晶体(100)面台阶动力学第87-95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实验第87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7-94页
        5.3.1 溶液中生长基元向台阶中扭折的扩散方式第87-92页
        5.3.2 台阶棱边能的计算第92-94页
    5.4 小结第94-95页
6 L-丙氨酸掺杂下 ZTS 晶体(100)面生长现象第95-105页
    6.1 引言第95页
    6.2 实验第95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104页
        6.3.1 T=30℃,σ=3%,掺杂浓度为 1mol%时 ZTS 晶体(100)面生长过程第95-96页
        6.3.2 T=30℃,σ=3%,掺杂浓度为 2mol%时 ZTS 晶体(100)面生长过程第96-99页
        6.3.3 T=30℃,σ=3%,掺杂浓度为 3mol%时 ZTS 晶体(100)面生长过程第99-100页
        6.3.4 掺杂浓度对台阶推移的影响第100页
        6.3.5 T=30℃,σ=5%,掺杂浓度为 2mol%时 ZTS 晶体(100)面生长过程第100-104页
    6.4 小结第104-105页
7 ZTS 晶体缺陷第105-123页
    7.1 引言第105页
    7.2 ZTS 晶体位错观察第105-109页
        7.2.1 实验过程第107页
        7.2.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7-109页
    7.3 空洞第109-113页
    7.4 杂质分界点第113-116页
    7.5 散射颗粒与包裹体第116-120页
    7.6 开裂与楔化第120-121页
    7.7 小结第121-12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3-127页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23-124页
    8.2 论文的创新点第124-125页
    8.3 后续工作的展望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3页
附录第143-144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3-144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4页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明的专利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舱个人喷嘴通风系统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关于GPS/BD-2组合定位接收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