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现场试验及监控量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凤凰山隧道工程环境和技术信息调查与分析 | 第17-27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凤凰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17-20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17-19页 |
2.2.3 水文条件 | 第19页 |
2.2.4 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19-20页 |
2.3 凤凰山隧道工程围岩类型 | 第20-23页 |
2.4 凤凰山隧道设计技术指标 | 第23-26页 |
2.4.1 衬砌形式 | 第23页 |
2.4.2 辅助施工 | 第23-24页 |
2.4.3 辅助设施 | 第24-25页 |
2.4.4 隧道防排水设计 | 第25页 |
2.4.5 煤层与瓦斯 | 第25-26页 |
2.4.6 建筑材料 | 第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浅埋隧道软弱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 | 第27-58页 |
3.1 概述 | 第27页 |
3.2 现场试验方案 | 第27-34页 |
3.2.1 隧道测试断面概况 | 第27-28页 |
3.2.2 隧道测试断面元件布设 | 第28-32页 |
3.2.3 隧道测试断面监测要求 | 第32-34页 |
3.3 围岩力学特性研究 | 第34-43页 |
3.3.1 A 断面围岩力学特性 | 第34-39页 |
3.3.2 B 断面围岩力学特性 | 第39-43页 |
3.4 围岩变形特性研究 | 第43-47页 |
3.4.1. A 断面围岩变形特性 | 第43-45页 |
3.4.2. B 断面围岩变形特性 | 第45-47页 |
3.5 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 第47-57页 |
3.5.1 A 断面支护结构力学特性 | 第47-52页 |
3.5.2 B 断面支护结构力学特性 | 第52-57页 |
3.6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浅埋隧道软弱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数值计算 | 第58-87页 |
4.1 概述 | 第58页 |
4.2 力学模型 | 第58-61页 |
4.2.1 平衡(运动)微分方程 | 第58-59页 |
4.2.2 几何方程 | 第59-60页 |
4.2.3 应变协调方程 | 第60-61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61-66页 |
4.3.1 本构关系与屈服准则 | 第61-64页 |
4.3.2 荷载施加情况 | 第64页 |
4.3.3 模型的尺寸与划分 | 第64-65页 |
4.3.4 模型参数 | 第65-66页 |
4.4 分析内容与计算方案 | 第66-69页 |
4.4.1 分析内容 | 第66页 |
4.4.2 计算方案 | 第66-69页 |
4.5 计算成果与分析 | 第69-83页 |
4.5.1 上覆岩体厚度变化对隧道围岩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69-72页 |
4.5.2 上覆岩体偏压角度变化对隧道围岩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72-75页 |
4.5.3 施工工序变化对围岩及其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 第75-83页 |
4.6 数值计算与现场试验对比分析 | 第83-85页 |
4.6.1 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 第83页 |
4.6.2 围岩应力对比分析 | 第83-84页 |
4.6.3 支护结构应力对比分析 | 第84-85页 |
4.7 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