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一、城邦、正义与政体:古希腊城邦制度下的正义问题 | 第16-26页 |
(一) 希腊的地理环境 | 第16-17页 |
(二)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古希腊城邦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三)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 | 第18-22页 |
1. 城邦的起源 | 第18-20页 |
2. 城邦形成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 第20-22页 |
(四) 神、正义与城邦政体 | 第22-26页 |
1. 正义就是神的秩序 | 第23-24页 |
2. 正义与契约 | 第24页 |
3. 希腊人的“英雄”气质与城邦 | 第24-26页 |
二、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和正义问题 | 第26-43页 |
(一) 雅典的兴起和王政危机 | 第26页 |
1. 雅典城邦的建立 | 第26页 |
2. 王政的危机 | 第26页 |
(二) 梭伦改革:正义的伸张与民主的进步 | 第26-31页 |
1. 雅典“民主”的基础 | 第26-27页 |
2. 梭伦与梭伦改革 | 第27-30页 |
3. 梭伦的“应得”正义与雅典的民主进步 | 第30-31页 |
(三) 雅典民主制的确立、鼎盛及其内在矛盾 | 第31-37页 |
1. 克里斯蒂尼与雅典民主制的确立 | 第31-33页 |
2. 伯利克里与雅典民主制的鼎盛 | 第33-34页 |
3. 雅典的民主制及实质 | 第34-36页 |
4. 雅典民主制的内在矛盾 | 第36-37页 |
(四) 苏格拉底之死彰显的民主与正义的矛盾 | 第37-43页 |
1. 苏格拉底与智者 | 第37-38页 |
2. 苏格拉底的正义观与雅典民主制的冲突 | 第38-41页 |
3. 雅典以民主制名义处死苏格拉底 | 第41-43页 |
三、柏拉图的正义观及其困境 | 第43-52页 |
(一) 柏拉图及其正义观的提出 | 第43-45页 |
(二) 柏拉图正义观的核心内容 | 第45-49页 |
(三) 柏拉图正义观的困境 | 第49-52页 |
1. 正义与理想的城邦 | 第49-50页 |
2. 三次西西里之行与“理想国”的破灭 | 第50-52页 |
四、雅典正义观的影响及当代思考 | 第52-55页 |
(一) 亚里士多德正义观 | 第52页 |
(二) 正义观对西方思想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三)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问题的分析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