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的缘由 | 第10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6-22页 |
(一) 法治概念论述 | 第16-17页 |
1. 法治的概念 | 第16页 |
2. 法治的内容 | 第16-17页 |
(二) 政治文化相关理论界定 | 第17-18页 |
1. 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8页 |
2. 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 | 第18页 |
(三) 法治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 第18-20页 |
1. 法治建设离不开政治文化 | 第18-19页 |
2. 政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 | 第19页 |
3. 政治文化是完善法治的基础 | 第19-20页 |
(四) 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 | 第20-22页 |
1. 法治型政治文化的基础 | 第20-21页 |
2. 法治型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 | 第21页 |
3. 法治型政治文化的指导核心 | 第21-22页 |
二、西方国家在法治型政治文化建设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 第22-30页 |
(一) 西方国家构建法治型政治文化的成功经验 | 第22-26页 |
1. 英国—热爱自由和宪章,但也尊重王权和秩序 | 第22-23页 |
2. 美国—公平、正义、自由的法治精神 | 第23-25页 |
3. 日本—法律移植的法治理念 | 第25-26页 |
(二) 对西方国家在法治建设上成功经验的认识 | 第26-27页 |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第26页 |
2. 法律体系要健全 | 第26-27页 |
3. 吸收和借鉴先进文明 | 第27页 |
(三) 世界政治文明的现代法治可借鉴性拓展 | 第27-30页 |
1. 人本主义的政治文化 | 第28页 |
2. 权力制约的政治文化 | 第28-29页 |
3. 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 | 第29-30页 |
三、我国构建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30-36页 |
(一) 构建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现状 | 第30-33页 |
1. 传统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第30-31页 |
2. 构建当代法治型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二) 制约我国法治实施的政治文化因素 | 第33-36页 |
1. 政治因素 | 第33页 |
2. 社会因素 | 第33-34页 |
3. 历史因素 | 第34-36页 |
四、构建法治型政治文化的现实路径 | 第36-45页 |
(一) 政府主导的法治型政治文化建设 | 第36-38页 |
1. 政府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核心法治理念 | 第36-37页 |
2. 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重点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 第37页 |
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37页 |
4.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强化法治意识 | 第37-38页 |
(二) 完善政治社会化机制 | 第38-42页 |
1. 培养家庭教育观念 | 第39-40页 |
2. 提高学校法治教育理念 | 第40页 |
3. 整合社会共同体的政治心理 | 第40-41页 |
4. 优化大众传媒传播机制 | 第41页 |
5. 重塑单位和参照群体的个体观念 | 第41-42页 |
(三) 培养公民理性的参与型文化 | 第42-45页 |
1. 进行法治教育,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理念 | 第42-44页 |
2. 切实推进民众参与政治的实践进程,提高民众的政治技能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廊坊市市民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