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半导体激光器论文

一种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功率脉冲式激光器驱动电路的概况及发展趋势第13-15页
    1.2 选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15-16页
        1.2.1 电路相比同类PCB板驱动电路的优点第15页
        1.2.2 电路相对于同类单片集成电路的优点第15-16页
    1.3 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的基本设计思路第16-17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步骤第17-18页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页
        1.5.1 电路设计部分第18页
        1.5.2 模块设计与工艺实现部分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第19-38页
    2.1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模块的性能指标第19-20页
        2.1.1 工作原理第19页
        2.1.2 模块主要性能指标第19-20页
            2.1.2.1 工作条件第19页
            2.1.2.2 贮存温度范围第19页
            2.1.2.3 性能参数第19-20页
    2.2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模块的性能指标分析第20-22页
        2.2.1 脉冲波形的定义第20-21页
        2.2.2 模块电参数指标分析第21-22页
            2.2.2.1 工作条件分析第21页
            2.2.2.2 温度范围第21页
            2.2.2.3 性能参数第21-22页
    2.3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的常用电路第22-23页
        2.3.1 可控硅输出激励器第22页
        2.3.2 雪崩管输出激励器第22-23页
        2.3.3 晶体管输出激励器第23页
    2.4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的设计第23-32页
        2.4.1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的设计思路第23-24页
        2.4.2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的分立设计第24页
        2.4.3 信号处理单元电路原理图第24-25页
        2.4.4 功率放大单元电路原理图第25-26页
        2.4.5 信号处理单元的设计第26-32页
            2.4.5.1 电源供电电路的设计第26-28页
            2.4.5.2 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第28-31页
            2.4.5.3 脉冲整形电路的设计第31-32页
    2.5 功率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仿真第32-37页
        2.5.1 电源供电电路的仿真第32页
        2.5.2 脉冲产生电路的仿真第32-34页
        2.5.3 脉冲整形电路的仿真第34-35页
        2.5.4 驱动电路的整体仿真第35-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驱动电路的模块化设计第38-79页
    3.1 功率脉冲驱动电路的模块设计思路第38页
    3.2 驱动电路的分立设计第38-39页
    3.3 驱动模块重要组成部分的可靠性分析与研究第39-58页
        3.3.1 电路基片的分析研究第40-43页
            3.3.1.1 氧化铝基片第40-41页
            3.3.1.2 氧化铍基片第41-42页
            3.3.1.3 氮化铝基片第42-43页
            3.3.1.4 基片的选择第43页
            3.3.1.5 基片的可靠性问题第43页
        3.3.2 电路布线的分析研究第43-46页
            3.3.2.1 薄膜电路布线的基本设计规则第43-44页
            3.3.2.2 薄膜电路的基本设计规则第44-45页
            3.3.2.3 薄膜电路设计的可靠性问题第45-46页
        3.3.3 贴片电容选择分析第46页
        3.3.4 有源器件的入厂评价筛选第46-48页
        3.3.5 内引线键合强度的要求第48-49页
        3.3.6 封装外壳的选择和可靠性保障第49-51页
            3.3.6.1 封装外壳的选择第49-51页
            3.3.6.2 封装内部的可靠性保障第51页
        3.3.7 电路模块的ESD防护研究与设计第51-58页
            3.3.7.1 ESD的来源及危害第51-53页
            3.3.7.2 驱动模块ESD防护措施第53-54页
            3.3.7.3 静电放电试验后测试结果第54-58页
    3.4 电路模块的设计与装配第58-63页
        3.4.1 电路基片图纸的设计第58-59页
        3.4.2 电路的外壳设计图纸第59-60页
        3.4.3 电路模块的装配第60-63页
            3.4.3.1 引出端排列第60页
            3.4.3.2 电路模块的装配图纸第60-61页
            3.4.3.3 模块所需要的原材料清单第61-62页
            3.4.3.4 模块的装配工艺第62-63页
            3.4.3.5 模块装配完成的图片第63页
    3.5 电路模块的电参数测试第63-68页
        3.5.1 电路模块的电参数特性第63-64页
        3.5.2 电路模块的电参数测试方法第64-66页
            3.5.2.1 测试板原理图第64-65页
            3.5.2.2 静态参数测试方法第65-66页
        3.5.3 电路模块的电参数测试结果第66-68页
            3.5.3.1 电路模块的常温参数测试结果第66页
            3.5.3.2 电路模块的低温参数测试结果第66-67页
            3.5.3.3 电路模块的低温参数测试结果第67-68页
    3.6 电路模块的筛选第68-70页
    3.7 电路模块的可靠性鉴定检验第70-75页
    3.8 电路模块的可靠性预计分析第75-78页
        3.8.1 λb的计算第76-78页
        3.8.2 其他因数和 λP的计算第78页
    3.9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四章 结论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DFS的海量医学影像系统的数据建模与转换引擎
下一篇:国防工业的产业内部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