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薄壁结构模糊压电振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压电智能材料简介与应用 | 第10-11页 |
1.3 主动控制研究概况及意义 | 第11-12页 |
1.4 模糊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传感器/致动器布置 | 第14-26页 |
2.1 压电智能板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1 有限元模型假设 | 第14页 |
2.1.2 压电材料选择 | 第14-15页 |
2.1.3 压电作动方程和传感方程 | 第15-17页 |
2.1.4 传感器和致动器位置优化 | 第17-19页 |
2.1.5 提取模态坐标 | 第19页 |
2.2 压电片位置选择及优化 | 第19-22页 |
2.2.1 压电智能薄板的振动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2.2 最大模态力准则 | 第20-21页 |
2.2.3 控制电压的确定 | 第21-22页 |
2.3 致动器配置验证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 第26-38页 |
3.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6-30页 |
3.1.1 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 | 第26-29页 |
3.1.2 模糊关系及其运算 | 第29-30页 |
3.1.3 模糊规则和推理 | 第30页 |
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0-35页 |
3.2.1 模糊化接口设计 | 第31-33页 |
3.2.2 模糊规则库设计 | 第33-34页 |
3.2.3 清晰化接口设计 | 第34-35页 |
3.3 模糊控制结构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MATLAB 环境下的控制系统仿真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模糊控制器 MATLAB 仿真 | 第38-46页 |
4.2.1 模糊控制器输入模糊化 | 第38-40页 |
4.2.2 模糊控制规则与去模糊化 | 第40-41页 |
4.2.3 仿真结果 | 第41-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 第48-56页 |
5.1 控制实验平台 | 第48-52页 |
5.1.1 实验设备及参数简介 | 第48-49页 |
5.1.2 实验原理简介 | 第49-50页 |
5.1.3 Labview 控制系统设计 | 第50-52页 |
5.2 矩形薄板振动主动控制试验 | 第52-53页 |
5.3 汽车顶棚系统振动主动控制试验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56-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