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传输网自愈能力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4 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自愈能力评估技术概述 | 第15-24页 |
2.1 自愈概述 | 第15-17页 |
2.1.1 自愈及其应用 | 第15页 |
2.1.2 名词解释 | 第15-16页 |
2.1.3 自愈技术在电力通信传输网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2.2 综合评估方法概述 | 第17-23页 |
2.2.1 综合评估方法简述 | 第17-19页 |
2.2.2 层次分析法 | 第19-21页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BP神经网络算法评估系统的自愈能力 | 第24-37页 |
3.1 BP神经网络算法 | 第24-28页 |
3.1.1 BP神经网络基础概念 | 第24-25页 |
3.1.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 | 第25-28页 |
3.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 | 第28-30页 |
3.2.1 BP神经网络算法的不足 | 第28-29页 |
3.2.2 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 | 第29-30页 |
3.3 电力通信传输网自愈能力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3.4 实验分析 | 第32-36页 |
3.4.1 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 第32页 |
3.4.2 系统自愈能力评估 | 第32-35页 |
3.4.3 仿真结果图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自愈能力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2页 |
4.1 功能需求 | 第37-40页 |
4.1.1 自愈能力评估 | 第37页 |
4.1.2 自愈行为模拟 | 第37-38页 |
4.1.3 系统功能结构 | 第38-40页 |
4.2 系统技术方案 | 第40-43页 |
4.2.1 技术选型 | 第40页 |
4.2.2 系统软件结构 | 第40-42页 |
4.2.3 系统架构 | 第42-43页 |
4.3 数据库 | 第43-46页 |
4.3.1 光缆层 | 第43-44页 |
4.3.2 传输层 | 第44-45页 |
4.3.3 业务层 | 第45-46页 |
4.4 业务流程图 | 第46-48页 |
4.4.1 全网评估流程 | 第46-47页 |
4.4.2 仿真平台评估流程 | 第47-48页 |
4.4.3 自愈行为流程 | 第48页 |
4.5 系统部分截图 | 第48-49页 |
4.6 系统测试 | 第49-51页 |
4.6.1 功能测试 | 第50页 |
4.6.2 压力测试 | 第50页 |
4.6.3 恢复测试 | 第50-51页 |
4.6.4 兼容测试 | 第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