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白蚁 | 第9-14页 |
1.1.1 白蚁简介 | 第9-10页 |
1.1.2 白蚁危害 | 第10-11页 |
1.1.3 白蚁防治方法 | 第11-14页 |
1.2 植物内生菌研究与开发 | 第14-20页 |
1.2.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植物内生菌的类别及作用 | 第15-16页 |
1.2.3 植物内生菌的分离 | 第16-17页 |
1.2.4 植物内生菌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5 植物内生菌的应用前景 | 第18-20页 |
1.3 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定义及应用 | 第20-27页 |
1.3.1 代谢产物的定义 | 第20页 |
1.3.2 代谢产物的分类及应用 | 第20-23页 |
1.3.3 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23-27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1.4.1 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1.4.2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4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9-31页 |
2.1.1 菌株 | 第29页 |
2.1.2 白蚁 | 第29页 |
2.1.3 培养基 | 第29-30页 |
2.1.4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30-31页 |
2.1.5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3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1-44页 |
2.2.1 发酵液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2 抑菌试验 | 第32-33页 |
2.2.3 白蚁排斥试验 | 第33页 |
2.2.4 抑杀白蚁试验 | 第33页 |
2.2.5 菌株HUB-I-047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3-35页 |
2.2.6 菌株HUB-I-047生物发酵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 | 第35-37页 |
2.2.7 菌株HUB-I-047代谢产物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分析 | 第37-38页 |
2.2.8 正相色谱法对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38-42页 |
2.2.9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 | 第42-43页 |
2.2.10 单体化合物波谱试验 | 第43-4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4-70页 |
3.1 抑菌试验 | 第44-45页 |
3.2 白蚁排斥试验 | 第45页 |
3.3 白蚁抑杀试验 | 第45-46页 |
3.4 菌株HUB-I-047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46-61页 |
3.4.1 菌株HUB-I-047生长曲线 | 第46-47页 |
3.4.2 单因素试验 | 第47-53页 |
3.4.3 Plackett-Burman试验 | 第53-55页 |
3.4.4 最陡爬坡试验 | 第55-56页 |
3.4.5 Box-Behnken试验 | 第56-59页 |
3.4.6 菌株HUB-I-047发酵培养条件响应面分析 | 第59-61页 |
3.5 菌株HUB-I-047代谢产物初步分析 | 第61-62页 |
3.6 菌株HUB-I-047代谢产物中挥发油结构鉴定 | 第62-63页 |
3.7 菌株HUB-I-047代谢产物中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63-70页 |
3.7.1 化合物I | 第63-66页 |
3.7.2 化合物II | 第66-7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70-74页 |
4.1 白蚁排斥及趋避性分析 | 第70页 |
4.2 发酵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 代谢产物分离纯化方法 | 第71-72页 |
4.4 代谢产物的生物学作用分析 | 第72-74页 |
4.4.1 2,6-二甲基苯酚的生物学作用 | 第72页 |
4.4.2 香草醛的生物学作用 | 第72页 |
4.4.3 挥发油的生物学作用 | 第72-7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4-7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情况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