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面孔识别的同性偏向效应与同龄偏向效应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5页
    1.1 面孔识别第8-9页
        1.1.1 面孔识别的定义第8页
        1.1.2 面孔识别的理论第8-9页
    1.2 同性偏向效应第9-12页
        1.2.1 研究进展第9-11页
        1.2.2 影响因素第11-12页
    1.3.同龄偏向效应第12-15页
        1.3.1 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面孔情绪对同龄偏向效应的影响第13-15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15-17页
    2.1 问题提出第15页
    2.2 研究设计第15-16页
    2.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第17-49页
    3.1 实验一:识别成人与儿童平静面孔的同性偏向效应与同龄偏向效应第17-25页
        3.1.1 研究目的第17页
        3.1.2 研究假设第17页
        3.1.3 研究方法第17-19页
        3.1.4 结果分析第19-23页
        3.1.5 讨论第23-24页
        3.1.6 结论第24-25页
    3.2 实验二:识别成人与儿童情绪面孔的同性偏向效应与同龄偏向效应第25-49页
        3.2.1 研究目的第25页
        3.2.2 研究假设第25页
        3.2.3 研究方法第25-27页
        3.2.4 结果分析第27-47页
        3.2.5 讨论第47页
        3.2.6 结论第47-49页
第四章 综合讨论第49-54页
    4.1 面孔识别的同性偏向效应第49-51页
        4.1.1 平静面孔的同性偏向效应第49-50页
        4.1.2 情绪面孔的同性偏向效应第50-51页
    4.2 面孔识别的同龄偏向效应第51-52页
        4.2.1 平静面孔的同龄偏向效应第51-52页
        4.2.2 情绪面孔的同龄偏向效应第52页
    4.3 特征信息和构型信息对面孔性别识别的影响第52-54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一第60-61页
附录二第61-62页
附录三第62-63页
附录四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创造性人格与创业质量的关系
下一篇:拉祜族学前教育现状研究--以云南省S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