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方案选择及设计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NOx的危害 | 第10-11页 |
·国内外烟气脱硝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 | 第11-14页 |
·国外脱硝技术的应用情况 | 第11-13页 |
·国内脱硝技术的应用情况 | 第13-14页 |
·研究范围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NOX的生成机理 | 第16-19页 |
·燃煤锅炉NOx的生成机理 | 第16页 |
·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 | 第16-17页 |
·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 | 第17-18页 |
·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目前火电厂主流脱硝技术比较 | 第19-24页 |
·低NOx燃烧技术 | 第19-21页 |
·烟气脱硝技术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四章 SCR烟气脱硝装置布置方案研究 | 第24-32页 |
·SCR反应器布置位置研究 | 第24-29页 |
·高含尘烟气段布置 | 第24-25页 |
·低含尘烟气段布置 | 第25页 |
·尾部烟气段布置 | 第25-29页 |
·SCR系统旁路烟道的选择 | 第29-30页 |
·SCR反应器数量的选择 | 第30页 |
·SCR吹灰装置的设置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 | 第32-36页 |
·催化剂的形式和特点 | 第32-34页 |
·催化剂的寿命和运行管理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机组的影响 | 第36-39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主机的影响 | 第36-37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主机的布置的影响 | 第36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第36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 | 第36-37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锅炉的影响 | 第37页 |
·安装SCR脱硝装置对辅机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引风机的影响 | 第37页 |
·对电除尘器的影响 | 第37页 |
·对烟道的影响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七章 脱硝剂的选择和比较 | 第39-46页 |
·三种制氨系统介绍 | 第39-43页 |
·三种制氨法比较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八章 依托工程的实施方案 | 第46-65页 |
·工程概况 | 第46-47页 |
·几个关键问题的选择 | 第47-54页 |
·脱硝工艺系统的选择 | 第47-50页 |
·脱硝催化剂的选择 | 第50-51页 |
·制氨系统的选择 | 第51-52页 |
·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 | 第52-54页 |
·SCR反应器入口烟道尺寸 | 第52-53页 |
·烟气中NOx浓度计算 | 第53页 |
·还原剂耗量的计算 | 第53-54页 |
·脱硝工艺的实施 | 第54-60页 |
·脱硝工艺系统的布置 | 第54页 |
·脱硝设备选择的原则 | 第54页 |
·脱硝反应器主要设备描述 | 第54-57页 |
·氨的存储、制备和喷射系统 | 第57-60页 |
·系统描述 | 第57-58页 |
·设备描述 | 第58-60页 |
·对现有机组进行的调整和改造 | 第60-62页 |
·烟道的调整 | 第60-61页 |
·引风机的调整 | 第61页 |
·锅炉钢架的调整 | 第61页 |
·原除尘器前烟道柱网的改变 | 第61页 |
·热风再循环管的调整 | 第61页 |
·空气预热器的改造 | 第61-62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62-63页 |
·性能考核试验结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