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吸附除磷的性能及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水体磷污染原理及其修复技术 | 第11-13页 |
·赤泥的综合利用 | 第13-18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RM_c的来源及基本性质 | 第21-23页 |
·RM_b的来源及基本性质 | 第23-25页 |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25-28页 |
·材料性质表征 | 第25-26页 |
·酸处理方法 | 第26页 |
·吸附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数据分析模型与方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烧结法赤泥及其酸化样品吸附除磷的研究 | 第31-59页 |
·RM_c的基本性质 | 第31-34页 |
·含水率 | 第31-32页 |
·表观形貌 | 第32页 |
·物相组成 | 第32-34页 |
·RM_(ca)的制备方法及基本性质 | 第34-37页 |
·制备方法 | 第34-36页 |
·表观形貌 | 第36页 |
·物相组成 | 第36-37页 |
·吸附条件 | 第37-48页 |
·RM_c的吸附条件 | 第37-43页 |
·RM_(ca)的吸附条件 | 第43-48页 |
·吸附除磷动力学 | 第48-52页 |
·RM_c 动力学分析 | 第48-50页 |
·RM_(ca)动力学分析 | 第50-52页 |
·吸附等温线多模型分析 | 第52-58页 |
·RM_c的吸附等温线结果 | 第53-55页 |
·RMc_(ca)的吸附等温线结果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拜耳法赤泥及其酸化样品吸附除磷的研究 | 第59-85页 |
·RM_b的基本性质 | 第59-62页 |
·含水率 | 第59-60页 |
·表观形貌 | 第60-61页 |
·物相组成 | 第61-62页 |
·RM_(ba)的制备方法及基本性质 | 第62-65页 |
·制备方法 | 第62-64页 |
·表观形貌 | 第64页 |
·物相组成 | 第64-65页 |
·吸附条件 | 第65-74页 |
·RM_b的吸附条件 | 第65-70页 |
·RM_(ba)的吸附条件 | 第70-74页 |
·吸附除磷动力学 | 第74-79页 |
·RM_b动力学分析 | 第74-76页 |
·RM_(ba)动力学分析 | 第76-79页 |
·吸附等温线多模型分析 | 第79-83页 |
·RM_b的吸附等温线结果 | 第79-81页 |
·RM_(ba)的吸附等温线结果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 第85-90页 |
·不同赤泥样品吸附除磷效果对比 | 第85-87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87-8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88-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