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直流微网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2.1 直流微电网的提出及其概述 | 第12-14页 |
2.2 光伏直流微网系统稳态及切换暂态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3 光伏直流微网主网故障时系统穿越方案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组成及其分析 | 第17-23页 |
1 光伏直流微网结构 | 第17页 |
2 直流变流器结构及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2.1 BOOST变流器结构及分析 | 第17-19页 |
2.2 双向DC-DC变流器结构及分析 | 第19-20页 |
3 网侧双向DC-AC的结构及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3.1 网侧双向DC-AC变流器结构选型 | 第20-21页 |
3.2 网侧双向DC-AC变流器基础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光伏直流微网各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及仿真 | 第23-37页 |
1 引言 | 第23页 |
2 光伏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及仿真 | 第23-26页 |
2.1 光伏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 | 第23-24页 |
2.2 光伏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仿真 | 第24-26页 |
3 储能接口变流器控制策略及仿真 | 第26-28页 |
3.1 储能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 | 第26页 |
3.2 储能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仿真 | 第26-28页 |
4 网侧接口变流器控制方法及仿真 | 第28-35页 |
4.1 SPLL控制原理 | 第28-29页 |
4.2 SVPWM控制原理 | 第29-33页 |
4.3 单位功率因素控制模式 | 第33页 |
4.4 恒频恒压控制模式 | 第33-34页 |
4.5 网侧接口控制策略仿真模型 | 第34-35页 |
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光伏直流微电网能量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37-55页 |
1 引言 | 第37页 |
2 微网稳态能量协调协调控制策略 | 第37-40页 |
2.1 系统运行状态划分 | 第37-39页 |
2.2 微网稳态时能量协调协调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2.2.1 并网工况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 第39页 |
2.2.2 离网工况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3 微网并离网转换暂态控制策略 | 第40-44页 |
3.1 并网切换离网控制策略 | 第41-42页 |
3.2 离网切换并网控制策略 | 第42-44页 |
4 仿真实验验证 | 第44-53页 |
4.1 并网工况 | 第44-46页 |
4.2 离网工况 | 第46-49页 |
4.3 并网切离网 | 第49-50页 |
4.4 离网切并网 | 第50-53页 |
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光伏直流微网故障穿越能量协调控制研究 | 第55-65页 |
1 引言 | 第55页 |
2 光伏系统故障穿越的相关要求 | 第55-57页 |
3 故障穿越能量协调控制策略 | 第57-60页 |
3.1 锁相环(PLL)控制原理 | 第57-58页 |
3.2 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 第58-60页 |
4 仿真实验验证 | 第60-63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1 总结 | 第65页 |
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