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模糊判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1.2.2 电压稳定问题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1.2.3 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分析方法概述 | 第12-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机理分析 | 第15-22页 |
2.1 电压稳定机理 | 第15-18页 |
2.1.1 输电网络的传输能力极限 | 第15-16页 |
2.1.2 负荷特性 | 第16-17页 |
2.1.3 受端无功支撑 | 第17-18页 |
2.2 功角稳定机理 | 第18-20页 |
2.3 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关系综述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区分电压稳定与功角稳定的模糊判据 | 第22-32页 |
3.1 引言 | 第22-23页 |
3.2 指标体系建立 | 第23-26页 |
3.2.1 发电机相对转速 | 第23-24页 |
3.2.2 系统加速能量 | 第24-25页 |
3.2.3 负荷电压水平 | 第25页 |
3.2.4 受端发电机及负荷无功功率变化率 | 第25-26页 |
3.2.5 联络线功率因数 | 第26页 |
3.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6-31页 |
3.3.1 模糊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7-29页 |
3.3.3 模糊判据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湖南电网的失稳模式分析与安控量校核 | 第32-43页 |
4.1 湖南电网简介 | 第32-35页 |
4.1.1 电源支撑 | 第33-34页 |
4.1.2 送端电源 | 第34-35页 |
4.1.3 功角稳定机理 | 第35页 |
4.2 应用分析 | 第35-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