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明挖隧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明挖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基坑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5 明挖隧道基坑变形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明珠隧道工程概况 | 第18-28页 |
2.1 明珠隧道工程概况 | 第18-22页 |
2.1.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第18页 |
2.1.2 明珠隧道工程场地及水文条件 | 第18-19页 |
2.1.3 明珠隧道工程地质 | 第19-21页 |
2.1.4 明珠隧道基坑设计 | 第21-22页 |
2.2 明珠隧道施工概况 | 第22-27页 |
2.2.1 明珠隧道施工技术概况 | 第22-25页 |
2.2.2 明珠隧道基坑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总结 | 第25-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明挖隧道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8-36页 |
3.1 基坑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28页 |
3.2 放坡开挖基坑稳定性验算的适用条件 | 第28-29页 |
3.3 圆弧滑动面法对放坡开挖基坑稳定性验算研究 | 第29-31页 |
3.3.1 圆弧滑动面法简介 | 第29-30页 |
3.3.2 圆弧滑动面法的优缺点 | 第30页 |
3.3.3 圆弧滑动面验算边坡稳定性计算步骤 | 第30-31页 |
3.4 工程应用实例计算 | 第31-35页 |
3.4.1 依托工程计算 | 第31-34页 |
3.4.2 多工况下的隧道基坑稳定性计算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复杂条件下明挖隧道数值模拟 | 第36-60页 |
4.1 有限单元法和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第36页 |
4.1.1 有限元法介绍 | 第36页 |
4.1.2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第36页 |
4.2 数值分析模型 | 第36-39页 |
4.2.1 Midas/GTS及边坡稳定分析(SRM) | 第36-37页 |
4.2.2 岩土体参数选取 | 第37-38页 |
4.2.3 支护结构及隧道结构力学性质 | 第38页 |
4.2.4 数值分析整体模型 | 第38-39页 |
4.3 数值分析结果 | 第39-44页 |
4.3.1 明珠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数值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4.3.2 明珠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基坑稳定安全系数 | 第43页 |
4.3.3 明珠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第43-44页 |
4.4 不同开挖深度下的明挖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44-47页 |
4.4.1 不同开挖深度下明挖隧道基坑变形 | 第44-45页 |
4.4.2 不同开挖深度下明挖隧道基坑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4.4.3 不同深度下基坑的滑动区变化规律 | 第46-47页 |
4.5 不同开挖坡度的明挖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47-50页 |
4.5.1 不同开挖坡度下基坑变形 | 第47-48页 |
4.5.2 不同开挖坡度下明挖基坑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 第48-49页 |
4.5.3 不同开挖坡度下基坑的滑动区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4.6 不同围岩强度条件下的明挖隧道稳定性分析 | 第50-55页 |
4.6.1 粘聚力C对基坑稳定性影响 | 第50-53页 |
4.6.2 内摩擦角对基坑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53-55页 |
4.7 考虑渗流耦合作用下放坡开挖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4.7.1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机理介绍 | 第55页 |
4.7.2 渗流耦合下放坡开挖基坑模型 | 第55-56页 |
4.7.3 渗流作用下放坡开挖基坑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五章 明挖隧道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 第60-68页 |
5.1 明挖隧道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第60-65页 |
5.1.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第60-61页 |
5.1.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第61页 |
5.1.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第61页 |
5.1.4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第61-62页 |
5.1.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第62页 |
5.1.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第62-63页 |
5.1.7 SMW施工技术 | 第63页 |
5.1.8 旋喷桩施工技术 | 第63页 |
5.1.9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第63-64页 |
5.1.10 双排桩施工技术 | 第64-65页 |
5.2 明挖隧道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第65-66页 |
5.2.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第65页 |
5.2.2 锚杆(索)施工技术 | 第65-66页 |
5.3 明挖隧道放坡开挖关键技术探讨 | 第66页 |
5.4 明珠隧道基坑施工的存在问题的工程建议 | 第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明珠隧道监控量测结果及分析 | 第68-74页 |
6.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目的 | 第68页 |
6.2 明珠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 第68-70页 |
6.2.1 基坑边坡水平与竖向位移测量 | 第68-69页 |
6.2.3 地下水位 | 第69-70页 |
6.2.4 锚杆(索)轴力 | 第70页 |
6.3 明珠隧道基坑监控量测结果 | 第70-72页 |
6.3.1 坡顶水平位移 | 第71页 |
6.3.2 隧道基坑边坡沉降 | 第71-72页 |
6.3.3 锚杆轴力 | 第72页 |
6.4 施工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结论 | 第74-75页 |
7.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的展望 | 第75-76页 |
7.2.1 本文的不足 | 第75页 |
7.2.2 进一步的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