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11-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药用辅料 | 第16页 |
1.2 油脂类药用辅料 | 第16-18页 |
1.3 油脂类辅料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2] | 第18-19页 |
1.4 课题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反式脂肪酸 | 第22-66页 |
2.1 前言 | 第22-28页 |
2.1.1 TFAs的形成及分布 | 第22页 |
2.1.2 危害与控制 | 第22-24页 |
2.1.3 检测方法 | 第24-28页 |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 第28-39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31页 |
2.2.2 样品中的脂肪提取 | 第31-32页 |
2.2.3 甲酯化方法 | 第32-35页 |
2.2.4 Ag~+-SPE预分离方法研究 | 第35-39页 |
2.3 GC法检测油脂中TFAs含量 | 第39-46页 |
2.3.1 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2.3.2 GC分离条件研究 | 第39-43页 |
2.3.3 方法学验证 | 第43-45页 |
2.3.4 样品反式脂肪酸定性定量分析 | 第45-46页 |
2.4 GC-MS法检测油脂中TFAs含量 | 第46-59页 |
2.4.1 试剂与仪器 | 第46-48页 |
2.4.2 色谱程序升温条件研究 | 第48-50页 |
2.4.3 定性定量分析 | 第50-51页 |
2.4.4 质谱条件 | 第51-53页 |
2.4.5 方法学验证 | 第53-55页 |
2.4.6 样品分析 | 第55-58页 |
2.4.7 讨论 | 第58-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6页 |
第3章 氯丙醇酯 | 第66-86页 |
3.1 前言 | 第66-73页 |
3.1.1 潜在危害 | 第66-67页 |
3.1.2 氯丙醇酯可能的形成机制 | 第67-70页 |
3.1.3 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 | 第70-73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73-75页 |
3.3 样品处理 | 第75页 |
3.4 GC-MS条件 | 第75-7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3.5.1 3-MCPD和 2-MCPD衍生物的定性定量离子确定 | 第76-78页 |
3.5.2 前处理方法优化讨论 | 第78-80页 |
3.5.3 方法学验证 | 第80-81页 |
3.5.4 结果与讨论 | 第81-8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4章 甾醇组成 | 第86-102页 |
4.1 前言 | 第86-87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87-8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88-94页 |
4.3.1 不皂化物的提取 | 第88-90页 |
4.3.2 甾醇的分离 | 第90-91页 |
4.3.3 甾醇的测定 | 第91-94页 |
4.4 SPSS结果分析 | 第94-100页 |
4.4.1 甾醇测定结果 | 第94-95页 |
4.4.2 SPSS结果分析 | 第95-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102-106页 |
5.1 反式脂肪酸 | 第102页 |
5.2 氯丙醇酯 | 第102-103页 |
5.3 甾醇组成 | 第103页 |
5.4 创新性和意义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6页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第116-1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