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7-18页 |
1.5.1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5.2 文章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领导干部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自然资源资产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受托责任观 | 第19-20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2.2.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2.3.1 审计目标 | 第21页 |
2.3.2 审计主体 | 第21-22页 |
2.3.3 审计内容 | 第22-23页 |
2.3.4 审计程序和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 | 第25-30页 |
3.1 我国部分省份试点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2 我国部分省份试点工作开展的具体做法 | 第26-30页 |
第4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4.1 基础数据有效获取存在障碍 | 第30-31页 |
4.2 责任权属不清 | 第31-32页 |
4.3 政府问责机制缺失 | 第32页 |
4.4 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 | 第32-33页 |
4.5 评价方法不科学 | 第33页 |
4.6 审计力量不足 | 第33-35页 |
第5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 | 第35-41页 |
5.1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数据库 | 第35页 |
5.2 建立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 | 第35-36页 |
5.3 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36页 |
5.4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5.5 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评价方法 | 第37-39页 |
5.6 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A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 第45-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