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虚拟人图像 | 第9-10页 |
1.2.2 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工作要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虚拟人图像分割方法 | 第14-35页 |
2.1 虚拟人图像的特点 | 第14-16页 |
2.1.1 采集难度大 | 第15页 |
2.1.2 切割精度高 | 第15-16页 |
2.1.3 细节信息丰富 | 第16页 |
2.2 基于 GrabCut 的虚拟人躯干与肺部分割 | 第16-25页 |
2.2.1 选择 GrabCut 的原因 | 第16-17页 |
2.2.2 GrabCut 的图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3 GrabCut 的分割框架 | 第19-21页 |
2.2.4 虚拟人躯干与肺部的分割 | 第21-25页 |
2.3 基于彩色标注的虚拟人心脏分割 | 第25-28页 |
2.3.1 彩色标注的分割思路 | 第25-26页 |
2.3.2 基于漫水填充的彩色标注 | 第26-27页 |
2.3.3 标注结果数据的灰度化处理 | 第27-28页 |
2.4 合并分割结果数据前的预处理 | 第28-31页 |
2.4.1 去噪处理 | 第28-29页 |
2.4.2 平滑边缘 | 第29-30页 |
2.4.3 填充孔洞和擦除凸起 | 第30-31页 |
2.5 虚拟人躯干与肺部的边缘提取 | 第31-33页 |
2.5.1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提取 | 第32页 |
2.5.2 躯干和肺部的边缘提取 | 第32-33页 |
2.6 分割结果的合成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交互式虚拟人图像分割系统的设计 | 第35-46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5-40页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3.3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1-45页 |
3.3.1 图像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41-42页 |
3.3.2 图像分割模块的设计 | 第42-43页 |
3.3.3 图像标注模块的设计 | 第43-44页 |
3.3.4 图像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44页 |
3.3.5 边缘提取模块的设计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交互式虚拟人图像分割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46-66页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6页 |
4.2 系统实现 | 第46-58页 |
4.2.1 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实现 | 第48-50页 |
4.2.2 图像分割的实现 | 第50-54页 |
4.2.3 图像标注的实现 | 第54-55页 |
4.2.4 图像预处理的实现 | 第55-56页 |
4.2.5 边缘提取的实现 | 第56-57页 |
4.2.6 交互方式的实现 | 第57-58页 |
4.3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8-65页 |
4.3.1 图像分割功能测试 | 第58-62页 |
4.3.2 图像标注功能测试 | 第62-63页 |
4.3.3 图像预处理功能测试 | 第63-64页 |
4.3.4 边缘提取功能测试 | 第64-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