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重构—从空间角度看两岸当代诗歌的后现代性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8页 |
| 导论 | 第8-21页 |
|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8-11页 |
| 第二节、空间的概念与界定 | 第11-13页 |
| 第三节、后现代与当代诗歌论述 | 第13-19页 |
| 第四节、感觉结构——一种研究进路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平面化:历史情感的散失 | 第21-52页 |
| 第一节、从“震惊”经验到“平面感” | 第21-24页 |
| 第二节、从“瞬间”到“当下” | 第24-31页 |
| 第三节、从“漫游者”到“幻行人” | 第31-39页 |
| 第四节、从乌托邦到解构乌托邦——异质空间的书写 | 第39-52页 |
| 第二章 全球化:无地方感的生成 | 第52-68页 |
| 第一节、定义全球化——“本土”与“全球”的辩证 | 第52-57页 |
| 第二节、定义地方:地方感、无地方感与感觉结构 | 第57-61页 |
| 第三节、本土化与地方书写 | 第61-68页 |
| 第三章 虚拟性:赛博空间的诞生 | 第68-82页 |
| 第一节、虚拟性与赛博空间 | 第68-70页 |
| 第二节、朝向虚拟之探索与元诗写作 | 第70-75页 |
| 第三节、狂欢化写作 | 第75-78页 |
| 第四节、超文本练习 | 第78-82页 |
| 结语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人名索引 | 第90-93页 |
| 主题索引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