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辣椒素合成结构基因及MYB转录因子的克隆和功能验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7-9页
氨基酸简写符号第9-12页
1 前言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20页
        1.1.1 辣椒素的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第13-15页
        1.1.2 启动子简介第15-17页
        1.1.3 转录因子概述第17-20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38页
        2.2.1 辣椒DNA的提取第22-23页
        2.2.2 辣椒胎座与果肉RNA分离与质量检测第23页
        2.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23-24页
        2.2.4 基因全长的克隆与测序第24-26页
        2.2.5 PCR产物回收第26页
        2.2.6 回收片段的连接第26页
        2.2.7 用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第26-27页
        2.2.8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第27页
        2.2.9 质粒DNA提取第27-28页
        2.2.10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8-29页
        2.2.11 质粒转入农杆菌的方法第29页
        2.2.12 qRT-PCR检测第29-31页
        2.2.1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页
        2.2.14 启动子活性分析第31-33页
        2.2.15 辣椒胎座原生质体的制备及PEG诱导的融合第33-34页
        2.2.16 亚细胞定位第34-35页
        2.2.17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第35-37页
        2.2.18 辣椒素含量测定方法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61页
    3.1 九个辣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量分析第38-53页
        3.1.1 ACL分析第38-39页
        3.1.2 BCAT分析第39-40页
        3.1.3 FatA分析第40-41页
        3.1.4 C4H分析第41-42页
        3.1.5 COMT分析第42-43页
        3.1.6 PAL分析第43-44页
        3.1.7 AMT分析第44-45页
        3.1.8 KAS分析第45-46页
        3.1.9 AT3分析第46-51页
        3.1.10 AT3和AMT基因沉默第51-53页
    3.2 AT3启动子活性分析第53-55页
    3.3 MYB转录因子克隆和功能验证第55-61页
        3.3.1 MYB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5-57页
        3.3.2 MYB转录因子在辣椒胎座和果肉中的表达量分析第57页
        3.3.3 MYB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结果第57-58页
        3.3.4 MYB转录因子的沉默第58-61页
4 讨论第61-65页
    4.1 涮涮辣第61页
    4.2 结构基因对辣椒素合成的影响第61-62页
    4.3 启动子活性分析第62-63页
    4.4 MYB转录因子与辣椒素合成结构基因间的关系第63-65页
5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A 结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第73-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菜心硝转运蛋白基因NRTs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下一篇:贮藏环境与普洱茶风味品质陈化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