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1-17页 |
1.2.1 超滤膜概述 | 第11-12页 |
1.2.2 超滤过程分离原理 | 第12-13页 |
1.2.3 超滤膜污染的原因与分类 | 第13-15页 |
1.2.4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膜污染的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1 聚丙烯酰胺分类 | 第17页 |
1.3.2 聚丙烯酰胺用于水处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水体中新兴污染物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1 水体新兴污染物种类 | 第19页 |
1.4.2 水体新兴污染物常用去除工艺 | 第19-20页 |
1.4.3 安替比林概述 | 第20页 |
1.4.4 安替比林去除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5.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2.1.1 超滤膜材料 | 第23-24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1.3 实验用水配置 | 第24-25页 |
2.2 试验仪器与装置 | 第25-26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2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4 检测项目及方法 | 第27-30页 |
2.4.1 聚丙烯酰胺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2.4.2 腐殖酸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2.4.3 安替比林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4.4 其他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2.5 超滤膜性能表征 | 第30-32页 |
2.5.1 纯水通量分析 | 第30页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0页 |
2.5.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30-31页 |
2.5.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5.5 接触角分析 | 第31-32页 |
第3章 PAMs对微絮凝-超滤处理效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PAMs对出水浊度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1 NPAM对出水浊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APAM对出水浊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PAMs对腐殖酸的去除影响 | 第34-36页 |
3.3.1 NPAM对腐殖酸的去除影响 | 第34-35页 |
3.3.2 APAM对腐殖酸的去除影响 | 第35-36页 |
3.4 PAMs对出水酸碱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1 NPAM对出水酸碱度的影响 | 第36页 |
3.4.2 APAM对出水酸碱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PAMs对膜污染演变规律的影响 | 第38-57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PAMs对膜通量衰减特征的影响 | 第38-43页 |
4.2.1 NPAM对微絮凝-超滤膜通量衰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4.2.2 APAM对微絮凝-超滤膜通量衰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 NPAM作用下受污染超滤膜的微观表征 | 第43-48页 |
4.3.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3-45页 |
4.3.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5-46页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4.3.4 静态接触角分析 | 第47-48页 |
4.4 APAM作用下受污染超滤膜的微观表征 | 第48-54页 |
4.4.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48-50页 |
4.4.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0-52页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4.4.4 静态接触角分析 | 第53-54页 |
4.5 PAMs对受污染超滤膜清洗的影响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PAMs对膜过程去除安替比林的影响 | 第57-66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PAMs对安替比林去除效能 | 第57-62页 |
5.2.1 单独混凝对安替比林去除效能研究 | 第58-59页 |
5.2.2 NPAM用于超滤对安替比林去除效能研究 | 第59-60页 |
5.2.3 APAM用于超滤对安替比林去除效能研究 | 第60-62页 |
5.3 安替比林影响下超滤膜微观表征 | 第62-65页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64页 |
5.3.2 静态接触角分析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