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页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相关问题及理论概述第21-38页
    2.1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相关概念第21-25页
        2.1.1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第21-23页
        2.1.2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特征第23-25页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理论第25-30页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第25-28页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协商民主的理论第28-30页
    2.3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可行性及意义第30-38页
        2.3.1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可行性第30-34页
        2.3.2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意义第34-38页
第3章 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现状第38-53页
    3.1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就第38-43页
        3.1.1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认可度提高第38-39页
        3.1.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多样第39-41页
        3.1.3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初步建立第41-43页
    3.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第43-48页
        3.2.1 协商主体民主意识淡薄第43-44页
        3.2.2 协商过程制度化程度低第44-46页
        3.2.3 协商实践实际效果不佳第46-48页
    3.3 制约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因素第48-53页
        3.3.1 农民政治文化水平偏低第48-49页
        3.3.2 农村基层民主缺乏法制保障第49-50页
        3.3.3 农村监督机制功能弱化第50-53页
第4章 促进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对策第53-65页
    4.1 开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教育宣传第53-56页
        4.1.1 开展协商民主的专题培训第53-54页
        4.1.2 培养农民的现代民主意识第54-55页
        4.1.3 完善农村的网络信息平台第55-56页
    4.2 搭建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第56-59页
        4.2.1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第56-57页
        4.2.2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程序化第57-58页
        4.2.3 建立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监督机制第58-59页
    4.3 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第59-65页
        4.3.1 统一规范原有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形式第60-61页
        4.3.2 构建多方参与确定协商民主议题模式第61-62页
        4.3.3 完善多平台联动的协商民主载体形式第62-63页
        4.3.4 增强民主决策中实施协商民主的实效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作者简介及硕士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一:问卷调查介绍第72-73页
附录二:问卷调查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扬中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MTI技术的岷江流域滑坡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