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新形势下思澜电力集团的战略选择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0页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第10-12页
2 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及应用思考第12-21页
    2.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第12-13页
    2.2 竞争战略理论进一步阐述第13-18页
        2.2.1 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第14-16页
        2.2.2 五种竞争力模型简述第16-17页
        2.2.3 五种竞争力和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关系探讨第17-18页
    2.3 战略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思考和总结第18-21页
        2.3.1 微观企业视角对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概念辨析第18页
        2.3.2 企业战略制定框架总结第18-19页
        2.3.3 竞争战略的择优思路第19-21页
3 上海思澜电力的现状与面临的新形势第21-27页
    3.1 上海思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背景第21-23页
        3.1.1 中国电力行业多经企业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3.1.2 思澜电力集团的发展历程第22-23页
    3.2 思澜电力的现状第23-25页
        3.2.1 企业整体依旧处于转型的过程中第23-24页
        3.2.2 集团核心企业的自我成长能力受到内外部条件的约束第24页
        3.2.3 集团业务结构优化速度较慢,业绩下滑第24-25页
    3.3 思澜电力集团面临的新形势第25-27页
        3.3.1 主多分离颠覆企业生存模式第25页
        3.3.2 电力建设市场日趋规范和开放第25-26页
        3.3.3 外部监管不断加强第26页
        3.3.4 行业运营模式正在发生变革,EPC渐成主流第26-27页
4 思澜电力战略环境深度分析第27-35页
    4.1 思澜电力PEST外部环境分析第27-28页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第27页
        4.1.2 经济环境分析第27-28页
        4.1.3 技术环境分析第28页
        4.1.4 社会环境分析第28页
    4.2 思澜电力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第28-31页
        4.2.1 思澜电力核心资源评价第29-30页
        4.2.2 思澜电力核心能力评价第30-31页
        4.2.3 思澜电力的特殊困境第31页
    4.3 思澜电力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第31-35页
        4.3.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不显著第32页
        4.3.2 行业内竞争比较激烈第32-33页
        4.3.3 替代品的威胁不大第33页
        4.3.4 买方侃价能力越来越强第33页
        4.3.5 供方侃价能力一般第33-35页
5 基于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战略选择第35-41页
    5.1 SWOT分析与发展战略制定第35-36页
    5.2 基于竞争力结构及内外部环境的竞争战略择优第36-39页
        5.2.1 从对抗五种竞争力有效性角度比较思澜电力对三种竞争战略的择优顺序第36-37页
        5.2.2 从技能资源匹配角度比较思澜电力对三种竞争战略的择优顺序第37-38页
        5.2.3 从风险程度比较思澜电力对三种竞争战略的择优顺序第38-39页
        5.2.4 思澜电力竞争战略择优结论第39页
    5.3 思澜电力的战略选择总结第39-41页
6 思澜电力战略的进一步阐释和实施措施第41-50页
    6.1 思澜电力战略阐释第41-43页
        6.1.1 思澜电力实体化转型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第41-42页
        6.1.2 思澜电力的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具体内涵第42-43页
    6.2 战略执行措施第43-50页
        6.2.1 重构集团职能配置第43-45页
        6.2.2 建设和完善的面向客户需求的组织架构第45-46页
        6.2.3 根据项目规模实行差别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第46-47页
        6.2.4 转变人才管理观念,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第47-48页
        6.2.5 坚持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第48-49页
        6.2.6 提升集团基础管理能力第49-50页
7 结论与反思第50-52页
    7.1 结论第50页
    7.2 关于本文内容的一些补充说明第50-51页
        7.2.1 差异化战略决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忽视成本管理第50-51页
        7.2.2 差异化战略不能超出企业和顾客承受能力第51页
        7.2.3 战略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第51页
        7.2.4 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本质上都是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第51页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llJoyn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眼底图像中视盘的定位与分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