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20-21页 |
第2章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2.1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21-22页 |
2.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原则 | 第22-23页 |
2.3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风险点 | 第23-26页 |
2.3.1 客户信用管理 | 第23-25页 |
2.3.2 结算方式 | 第25页 |
2.3.3 应收账款回收 | 第25-26页 |
2.4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要素 | 第26-28页 |
2.5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作用 | 第28-30页 |
第3章 L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 | 第30-43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30-34页 |
3.2 销售流程简介 | 第34-35页 |
3.3 L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 第35-40页 |
3.3.1 应收账款增长分析 | 第35-36页 |
3.3.2 应收账款周转分析 | 第36-39页 |
3.3.3 应收账款变动分析 | 第39页 |
3.3.4 应收账款分布分析 | 第39-40页 |
3.4 L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 | 第40-43页 |
3.4.1 客户信用管理 | 第40-41页 |
3.4.2 结算方式管理 | 第41页 |
3.4.3 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 第41-43页 |
第4章 L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3-50页 |
4.1 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 | 第43-46页 |
4.1.1 风险意识淡薄 | 第43-44页 |
4.1.2 部门设置、权责分配不合理 | 第44-45页 |
4.1.3 客户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45-46页 |
4.1.4 没有统一的信息沟通渠道 | 第46页 |
4.2 结算方式单一 | 第46-47页 |
4.3 账款回收不利 | 第47-50页 |
4.3.1 销售考核政策不到位 | 第47-48页 |
4.3.2 缺少应收账款催收制度 | 第48页 |
4.3.3 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效率低 | 第48页 |
4.3.4 内部监督执行力不足 | 第48-50页 |
第5章 L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 第50-59页 |
5.1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 第50-54页 |
5.1.1 加强全体员工内部控制风险意识 | 第50页 |
5.1.2 完善部门设置,实现权责合理分配 | 第50-52页 |
5.1.3 健全客户信用评估机制 | 第52-53页 |
5.1.4 搭建公司内部信息统一交流平台 | 第53-54页 |
5.2 结算方式多元化 | 第54-55页 |
5.2.1 增加票据结算方式 | 第54页 |
5.2.2 收取企业保证金 | 第54-55页 |
5.3 严格管理账款回收 | 第55-59页 |
5.3.1 完善销售考核政策中的要求 | 第55-56页 |
5.3.2 制定合理的催收政策 | 第56-57页 |
5.3.3 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效率 | 第57页 |
5.3.4 增强内部监督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