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tion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探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水质现状 | 第12页 |
1.2.2 臭氧氧化 | 第12页 |
1.2.3 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 第12-13页 |
1.2.4 溴酸盐生成机理 | 第13-14页 |
1.2.5 溴酸盐的生成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2.6 溴酸盐的生成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1.2.7 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 | 第16-17页 |
1.2.8 活性炭再生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25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19-20页 |
2.2 实验相关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3 试验药品 | 第21页 |
2.4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各水源地掺混原水混凝前后溴酸盐生成风险研究 | 第25-45页 |
3.1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3.2 混合水样水质分析 | 第25-26页 |
3.3 混合水样溴酸盐生成风险分析 | 第26-42页 |
3.3.1 南四湖、西城水库混合水样溴酸盐生成风险分析 | 第26-31页 |
3.3.2 南四湖、双王城水库混合水样溴酸盐生成风险分析 | 第31-35页 |
3.3.3 南四湖、东平湖混合水样溴酸盐生成风险分析 | 第35-38页 |
3.3.4 南四湖、长江混合水样溴酸盐生成风险分析 | 第38-42页 |
3.4 各组混水水样对比及控制方式探讨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臭氧工艺生成溴酸盐影响因素及生成控制研究 | 第45-59页 |
4.1 原水中臭氧消耗特性 | 第45-47页 |
4.2 溴离子浓度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SUVA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 pH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过氧化氢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50-52页 |
4.6 高锰酸钾/氨氮预氧化工艺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 | 第52-55页 |
4.7 臭氧投加方式对溴酸盐生成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4.8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研究 | 第59-71页 |
5.1 活性炭柱连续吸附溴酸盐试验 | 第59-64页 |
5.1.1 试验方法 | 第59页 |
5.1.2 结果讨论 | 第59-64页 |
5.2 溴酸盐与硝酸盐的竞争吸附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1 试验方法 | 第64页 |
5.2.2 结果讨论 | 第64-66页 |
5.3 再生活性炭吸附溴酸盐试验 | 第66-70页 |
5.3.1 试验方法 | 第66页 |
5.3.2 活性炭经再生后损失率比较 | 第66页 |
5.3.3 再生活性炭吸附溴酸盐结果讨论 | 第66-68页 |
5.3.4 活性炭结构分析 | 第68页 |
5.3.5 活性炭碘值分析 | 第68-69页 |
5.3.6 活性炭扫描电镜分析 | 第69-70页 |
5.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