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外作业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6-13页 |
| 三、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四、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外作业的意义 | 第17-22页 |
| 一、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认知理解 | 第17-19页 |
| 二、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 第19-20页 |
| 三、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20-22页 |
| 第三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外作业的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 —、课外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 | 第22-23页 |
| 二、课外作业 内容缺乏实践性 | 第23-24页 |
| 三、课外作业评价缺乏实 效性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优化《职业道德与 法律》课外作业的对策 | 第26-41页 |
| 一、贴近中职学生专业,设计层次性课外作业 | 第26-28页 |
|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注重针对性课外作业 | 第28-32页 |
| 三、及时拓展社会资源,体现生活化课外作业 | 第32-36页 |
| 四、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突出合作式课外作业 | 第36-38页 |
| 五、完善评价促进发展,实现多元化课外作业 | 第38-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录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