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补肾清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7页
目录第17-19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依据第19-25页
 1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第19页
 2 影响HBV慢性携带者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第19-21页
   ·HBVDNA高载量是肝硬化与肝癌独立的危险因素第19-20页
   ·ALT水平长期轻度升高或正常时肝硬化与肝癌仍存在第20页
   ·30岁以上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不良结局风险高第20-21页
 3 中医对乙型肝炎的文献研究第21-22页
   ·病因病机第21页
   ·乙型肝炎病毒属性第21-22页
   ·毒、湿、瘀、虚是慢性乙型肝炎致病关键第22页
 4 中医对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证候规律及其防治的优势第22-25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25-37页
 1 技术路线第25-27页
   ·试验设计第25页
   ·临床资料第25-26页
   ·技术路线图第26-27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7-37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第27-32页
   ·高危不良结局的慢性乙肝携带者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第32-37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37-47页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第37页
 2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结果第37-38页
 3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因型分布结果第38-39页
 4 高危不良结局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第39-47页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的影响第39-41页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标志物HBeAg的影响第41-43页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标志物HBsAg的影响第43-45页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及其与HBV DNA的相关性第45-46页
   ·肝脏组织学变化情况第46-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55页
 1 补肾清透法治疗慢性HBV携带者是基于“肾虚邪伏”学说第47-50页
   ·慢性乙型肝炎的伏气学说第47-50页
   ·补肾清透方第50页
 2 中医证候、体质调查结果与肾虚理论假说相一致第50-51页
 3 补肾清透法能降低慢性HBV携带者HBVDNA定量与标志物水平第51-53页
   ·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HBVDNA的影响第51-52页
   ·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HBeAg的影响第52页
   ·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HBsAg的影响第52页
   ·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与补肾清透方干预的作用第52-53页
 4 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免疫机理第53-54页
 5 课题有关问题和展望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103页
 1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60-61页
 2 二次肝穿肝组织变化与乙肝标志物表达典型图第61-63页
 3 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第63-81页
 4 证候规律研究体质调查表第81-90页
 5 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临床病例报告表第90-103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桠苦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下一篇: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