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 公共服务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二) 专利公共服务内容研究 | 第13页 |
(三) 专利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四) 小结 | 第14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4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 研究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专利公共服务基本理论分析 | 第15-2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一) 专利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 专利服务的产业定位 | 第17-18页 |
(三) 专利公共服务的概念 | 第18-19页 |
(四) 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 | 第19-20页 |
二、研究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2页 |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23页 |
二、深度访谈法 | 第23-24页 |
三、焦点小组法 | 第24-25页 |
四、研究方法的不足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专利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 第26-39页 |
一、浦东新区卫生单位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二、政府专利公共服务的供给 | 第27-31页 |
(一) 向公众提供专利制度激励服务 | 第27-29页 |
(二) 向公众提供专利审查受理服务 | 第29-30页 |
(三) 向公众提供专利知识宣传服务 | 第30页 |
(四) 向公众提供专利知识培训服务 | 第30-31页 |
(五) 完成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运维 | 第31页 |
三、浦东卫生单位专利基本现状 | 第31-33页 |
四、向浦东卫生单位提供专利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一) 政府提供激励政策存在偏颇 | 第33-34页 |
(二) 卫生单位专利人才极为匮乏 | 第34-35页 |
(三) 专利知识宣传服务总量不足 | 第35-36页 |
(四) 培训服务培训内容层次缺乏 | 第36-37页 |
(五) 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足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专利公共服务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5页 |
一、专利行政公共资源的分派体制不均等 | 第39-40页 |
(一) 政策专利数量引导与市场价值矛盾 | 第39页 |
(二) 资源分派制度制定中存在信息不足 | 第39-40页 |
二、专利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机制尚不完善 | 第40-42页 |
(一) 多元化主体提供专利公共服务理论优势 | 第40-41页 |
(二) 多元化主体提供专利公共服务现实问题 | 第41-42页 |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缺乏体系 | 第42-44页 |
(一) 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 第42-43页 |
(二) 专利申请主体缺乏专利专业知识 | 第43页 |
(三) 培养模式单一与机制缺失并存 | 第43-44页 |
四、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信息沟通来促进专利发展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完善专利公共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 第45-52页 |
一、政策制度的完善 | 第45-46页 |
(一) 完善专利激励政策 | 第45页 |
(二) 多渠道多方式的进行激励 | 第45-46页 |
二、公共服务供给和公众需求之间矛盾通过多中心供给来解决 | 第46-47页 |
(一) 完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公共服务的协调机制 | 第46-47页 |
(二) 强化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 第47页 |
三、多角度的进行人才培养 | 第47-48页 |
(一) 完善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 第47-48页 |
(二) 卫生单位内部调动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 | 第48页 |
四、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沟通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功能 | 第48-49页 |
五、充分发挥宣传服务对促进卫生人员创新的重要作用 | 第49页 |
六、国外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状 | 第49-52页 |
(一) 美国的专利公共服务 | 第49页 |
(二) 日本的专利公共服务 | 第49-50页 |
(三) 韩国的专利公共服务 | 第50页 |
(四) 发达国家专利公共服务供给的启示 | 第50-52页 |
附件1 | 第52-53页 |
附件2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