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的话轮转换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日出》有关的研究 | 第9-10页 |
1.3.2 会话分析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二、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 第13-17页 |
2.1 话轮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 话轮的构成 | 第14-15页 |
2.2.1 由单个词构成的话轮 | 第14页 |
2.2.2 由短语构成的话轮 | 第14页 |
2.2.3 由单句构成的话轮 | 第14页 |
2.2.4 由复句构成的话轮 | 第14页 |
2.2.5 由句群构成的话轮 | 第14-15页 |
2.3 话轮转换规则 | 第15-16页 |
2.4 涉及到的其他理论 | 第16-17页 |
三、《日出》中的话轮转换规则和关联位置 | 第17-22页 |
3.1 《日出》中的话轮转换规则 | 第17-20页 |
3.1.1《日出》中遵守话轮转换规则的示例分析 | 第17-19页 |
3.1.2《日出》中违反话轮转换规则的示例分析 | 第19-20页 |
3.2 《日出》中话轮转换的关联位置 | 第20-2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四、《日出》中的话轮转换方式 | 第22-29页 |
4.1 常规的话轮转换 | 第22-23页 |
4.2 非常规的话轮转换 | 第23-26页 |
4.2.1 话轮的急转 | 第23-24页 |
4.2.2 话轮的慢转 | 第24-25页 |
4.2.3 话轮的中断 | 第25-26页 |
4.3 造成非常规话轮转换的原因 | 第26-27页 |
4.3.1 听话者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造成的打断 | 第26-27页 |
4.3.2 听话者急于反驳说话者所造成的打断 | 第27页 |
4.3.3 其中一方离开导致的话轮中断 | 第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五、《日出》中话轮转换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9-38页 |
5.1 合作原则的影响 | 第29-30页 |
5.1.1 合作原则的内容 | 第29页 |
5.1.2 合作原则在《日出》中的体现 | 第29-30页 |
5.2 礼貌原则的影响 | 第30-33页 |
5.2.1 礼貌原则的内容 | 第30-32页 |
5.2.2 礼貌原则在《日出》中的体现 | 第32-33页 |
5.3 关联原则的影响 | 第33-35页 |
5.3.1 关联的定义 | 第33页 |
5.3.2 关联原则的内容与演变 | 第33-34页 |
5.3.3 关联与交际模式 | 第34-35页 |
5.4 顺应论的影响 | 第35-37页 |
5.4.1 顺应论的发展 | 第35页 |
5.4.2 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 第35-36页 |
5.4.3 顺应论在《日出》中的体现 | 第36-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六、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