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 第14-18页 |
2.1.1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形成和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形成原因 | 第15-16页 |
2.1.3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特征 | 第16-17页 |
2.1.4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功能 | 第17页 |
2.1.5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研究方向 | 第17-18页 |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应用 | 第18-20页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 | 第18-19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特征 | 第19页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区域科技孵化网络中的运用 | 第19-20页 |
2.3 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应用 | 第20-23页 |
2.3.1 协同创新理论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2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的协同创新特征 | 第21页 |
2.3.3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 | 第21-23页 |
2.4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第23-25页 |
2.4.1 演化博弈理论的概述 | 第23页 |
2.4.2 演化博弈理论在区域科技孵化网络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理论框架 | 第25-32页 |
3.1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主体关系 | 第25-27页 |
3.1.1 实体网络 | 第25-26页 |
3.1.2 虚拟网络 | 第26-27页 |
3.2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内容 | 第27-29页 |
3.2.1 战略协同 | 第28页 |
3.2.2 知识协同 | 第28-29页 |
3.2.3 组织协同 | 第29页 |
3.3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方式 | 第29-32页 |
3.3.1 资金支持 | 第29-30页 |
3.3.2 能力互补 | 第30页 |
3.3.3 知识技术整合 | 第30页 |
3.3.4 信息沟通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 | 第32-43页 |
4.1 模型假设条件 | 第32-33页 |
4.2 演化博弈模型 | 第33-35页 |
4.3 孵化器群体与合作方群体协同创新博弈动态演化过程 | 第35-40页 |
4.4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4.4.1 额外收益分配比例与成本分摊比例 | 第41页 |
4.4.2 违约风险系数与声誉受损系数 | 第41-42页 |
4.4.3 声誉系数与政府奖励金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多中心治理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5.1 基于多中心治理的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发展现状 | 第43-47页 |
5.1.1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实现 | 第46-47页 |
5.1.2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页 |
5.2 区域科技孵化网络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5.2.1 制定合理的额外收益分配和成本分摊比例 | 第47-48页 |
5.2.2 建立有效的正激励(奖励)和负激励(惩罚)机制 | 第48页 |
5.2.3 建立有效的网络信任体系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研究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