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热补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中英文对照表第9-10页
前言第10-12页
临床研究第12-33页
    1.病例选择第12-13页
        1.1 病例来源第12页
        1.2 西医诊断标准第12页
        1.3 中医证候标准第12-13页
        1.4 疾病活动度分级标准第13页
        1.5 纳入标准第13页
        1.6 排除标准第13页
        1.7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第13页
    2.研究方案第13-16页
        2.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2.2 治疗方法第14-15页
        2.3 不良事件处理第15页
        2.4 疗效观察第15-16页
        2.5 分析方法第16页
    3.研究结果第16-24页
        3.1 三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第16-17页
        3.2 三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第17-18页
        3.3 三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第18-19页
        3.4 三组患者疾病活动度比较第19页
        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DAS第19-20页
        3.6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第20-21页
        3.7 三组患者关节晨僵时间比较第21-22页
        3.8 三组患者CRP值比较第22页
        3.9 疗效评价第22-23页
        3.10 三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分析第23-24页
    4.讨论分析第24-33页
        4.1 RA缠绵难愈,目前仍以改善症状为目的第24页
        4.2 针灸是目前常用的中医治疗RA的手段第24-25页
        4.3 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疾病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第25-26页
        4.4 热补针法是郑魁山教授独创的以“热、补”发挥疗效的家传手法第26页
        4.5 热补针法治疗RA的机制研究第26-28页
        4.6 热补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理论依据第28-29页
        4.7 治疗方案的选择第29页
        4.8 观察指标的选择第29-30页
        4.9 三种治疗方法指标分析第30-32页
        4.10 三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1.结论第33页
    2.不足与展望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附录第36-37页
临床研究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第37-38页
文献综述第38-50页
    综述一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概述第38-46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综述二 西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简要认识第46-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生物学网络特征初步研究
下一篇:板裂状隧道围岩破裂及突水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