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二、研究重难点、方法及目的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3-23页 |
1.1 南帆文学批评的思想渊源 | 第13-17页 |
1.1.1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吸收 | 第13-14页 |
1.1.2 对西方现代文论的借鉴 | 第14-16页 |
1.1.3 受西方后现代文论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学术历程 | 第17-23页 |
1.2.1 八十年代:对形式的持续关注 | 第17-19页 |
1.2.2 九十年代:对“语言”的重新解读 | 第19-20页 |
1.2.3 二十一世纪:文化视野的不断开拓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特征及实践 | 第23-37页 |
2.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23-33页 |
2.1.1 文学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有机融合 | 第23-26页 |
2.1.2 作家创作经验与理论家批评经验的综合运用 | 第26-31页 |
2.1.3 自由性与规约性辩证统一的批评风格 | 第31-33页 |
2.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实践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第37-43页 |
3.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价值 | 第37-39页 |
3.1.1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37-38页 |
3.1.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局限 | 第38-39页 |
3.2 南帆文学批评思想的意义 | 第39-43页 |
3.2.1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意义 | 第40-41页 |
3.2.2 对新一代批评者的启示意义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