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深水基础型式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内深水基础型式 | 第8-9页 |
1.2.2 国外深水基础型式 | 第9-10页 |
1.2.3 深水基础型式发展动向 | 第10页 |
1.3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简介 | 第10-11页 |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的异同点 | 第11-12页 |
1.5 刚性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5.1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2 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第18-27页 |
2.1 模型试验 | 第18页 |
2.2 试验内容 | 第18-19页 |
2.3 试验场地、加载设备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19-21页 |
2.3.1 试验场地 | 第19页 |
2.3.2 试验加载设备 | 第19-20页 |
2.3.3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0-21页 |
2.4 试验模型及加卸载方案 | 第21-24页 |
2.4.1 试验模拟 | 第21-24页 |
2.4.2 加卸载方案 | 第24页 |
2.5 试验过程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 第27-47页 |
3.1 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 第27页 |
3.2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试验 | 第27-34页 |
3.2.1 荷载沉降特性 | 第28页 |
3.2.2 桩荷载传递机理 | 第28-31页 |
3.2.3 桩间土顶面土压力分布 | 第31-33页 |
3.2.4 桩土荷载分担比与桩土应力比 | 第33-34页 |
3.3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34-35页 |
3.3.1 规范承载力理论 | 第34-35页 |
3.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 | 第35页 |
3.4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沉降计算 | 第35-45页 |
3.4.1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沉降计算相关理论 | 第36-43页 |
3.4.2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 | 第47-55页 |
4.1 Flac3D软件介绍 | 第47-50页 |
4.1.1 有限差分法基本概念 | 第47页 |
4.1.2 Flac3D软件介绍 | 第47-48页 |
4.1.3 材料本构模型 | 第48-49页 |
4.1.4 接触理论 | 第49-50页 |
4.2 室内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50-54页 |
4.2.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第50-52页 |
4.2.2 数值模拟的荷载-沉降曲线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工程案例计算 | 第55-60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5-57页 |
5.2 理论计算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